沅陵县科学技术局2024年科技三项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6-30 10:41
沅陵县科学技术局2024年科技三项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决策背景
为深入贯彻《“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落实地方政府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要求,针对本地区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经科学论证,设立本科技三项经费项目。项目旨在通过财政资金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突破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关键技术研发;
(2)成果转化应用;
(3)人才培养与创新平台建设;
(4)配套设施建设:购置研发设备、搭建试验平台,完善项目实施所需的软硬件条件。
3.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 领导小组:由县科技局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项目规划、资金分配与重大决策;
• 执行机构:项目承担单位沅陵县科学技术局负责具体实施,成立项目专项工作组,下设技术研发、资金管理、成果转化等小组,明确分工与责任;
• 监督机构: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专家团队,对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成果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合规高效。
(二)预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 预算资金安排及管理情况
(1)资金来源及拨付流程
项目总预算180万元,其中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拨款180万元。资金拨付流程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交资金申请报告→县人大初审→财政局复核→按进度分期拨付。
(2)资金到位情况
截至评价期末,财政资金到位180万元,到位率100%。
(3)资金使用情况
累计支出180万元,具体见决算报表。资金支出符合预算批复范围,无截留、挪用现象。
(4)资金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科技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财务报销需经项目负责人审核、单位财务部门复核,重大支出需提交领导小组审议。第三方审计显示,资金使用合规率达100%。
2.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项目实施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机制:
• 进度管理:制定详细里程碑计划,每季度召开进度协调会,及时解决技术难点与资源调配问题,进度按时完成;
• 质量管理: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
• 风险管理:针对技术研发不确定性,设立风险储备金,制定应急预案。
(三)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1. 绩效目标
• 总体目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推动相关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 阶段性目标:2024年完成技术方案设计、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2%。
2.绩效指标
具体见附件6自评表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对项目资金使用、实施过程、产出成果及效益的全面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优化资源配置,为后续科技项目管理提供参考,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科技投入效益。
(二)被评价单位、绩效评价范围与时段
• 被评价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沅陵县科学技术局;
• 评价范围:项目预算资金(财政拨款部分)、全部建设内容及预期绩效目标;
• 评价时段: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原则:科学规范、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动态跟踪;
• 指标体系:参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框架》,设置决策(15分)、过程(25分)、产出(30分)、效益(30分)4个一级指标,细化为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实行百分制评分;
• 方法:采用“目标对照法”(对比预设目标与实际成果)、“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估投入产出比)、“问卷调查法”(收集满意度数据)及专家打分法相结合。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社会效益
带动10家上下游企业技术升级,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二)生态效益
通过技术改进,如“绿色生产工艺”“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实施后,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污染物排放减少3%,符合国家“双碳”目标要求,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三)可持续影响
项目成果已形成稳定的技术转化渠道,与100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创新平台持续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预计未来3年可带动产业新增产值5亿元,技术辐射效应持续增强。
(四)满意度情况
企业用户满意度分别为92%,均高于预期目标,利益相关方对项目实施效果认可度较高。
(五)评价结论
项目总体得分99分,评价等级为“优秀”。资金使用规范,组织管理高效,超额完成产出指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可持续影响较强,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立项符合国家及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设定明确,与区域产业需求高度契合。但部分绩效指标(如“生态效益指标”)在初期设计中量化不够精准,后期通过动态调整得以完善。
(二)项目过程情况
1. 资金管理:资金到位及时,管理制度健全,支出合规率高,但存在部分费用(如设备采购费)跨年度结转问题,主要原因是供应商交货延迟,后续需加强采购进度把控。
2. 项目实施:进度控制良好,质量监管严格,但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高校与企业技术对接效率偏低的情况,通过增设专职协调员岗位后得到改善。
(三)项目产出情况
1. 产出数量:专利申请、生产线建设等指标均超额完成,得益于研发团队高效协作及政策资金支持;
2. 产出质量:技术成果全部通过验收,产品性能参数优于行业标准;
3. 产出成本:财政资金使用率100%,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4. 产出时效:项目按时完成,主要因技术攻关突破速度快于预期,且地方政府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四)项目效益情况
经济效益显著,成果转化收入超预期;社会效益突出,有效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生态效益达标,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满意度较高,体现了项目对利益相关方的正向影响。
五、项目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 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高校、科研机构协同攻关,提升技术转化效率;
2. 实施动态绩效管理,定期开展绩效监控与中期评估,及时调整实施路径;
3. 严格资金监管,引入第三方审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1. 部分企业自筹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前期设备采购进度;
2. 成果转化配套政策(如税收优惠、市场推广)支持力度不足,制约产业化规模扩张;
3. 创新平台后续运营资金依赖财政补贴,市场化盈利模式尚未成熟。
(三)有关建议
1. 加强对承担单位的资金筹措能力考核,建立自筹资金到位预警机制;
2. 联合财政、税务等部门出台成果转化专项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3. 支持创新平台探索“技术服务+成果转让+产业孵化”多元化运营模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沅陵县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