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实施方案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3-15 14:04

为贯彻《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专项行动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23〕1 号) 文件及省、市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为全面落实“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战略提供重要支撑,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工作目标

充分依托湘商资源,凝聚湘商力量, 引导湘商来沅创业发展,深入开展“千企带万商”和“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大恳谈、大走访活动。 2023年春节期间,开展湘商企业家和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走访行动,县乡两级组织各类恳谈会、对接会、座谈 会、联谊会等 53 场次以上。2023年,通过“千企带万商”活动,走访摸底120家代表性湘商企业;引进湘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22亿元以上;引进湘商投资企业 20 家 (其中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8家 )。

二、工作措施

( 一 ) 完善湘商资源信息库

1.建立商务和工商联企业库。做好境内外湘籍企业家、高管、科技领军人才、行业领军人物的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包括籍贯地、行业分布、个人及所属企业发展情况、投资意向、科研成果等湘商信息数据库。( 由县工商联牵头,3月5日前完成)

2.建立返乡创业信息库。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基础信息库,扎实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摸排,精准掌握外出务工人员情况信息。开展返乡人员创业意愿调查摸底,建立返乡创业园区(基地)、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主体、返乡创业人员以及创业带动就业情况信息库。(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3月5日前完成)

3.建立机构联络库。收集境内外沅陵籍商协会、上市公司信息;利用大数据招商系统,开展针对性湘商企业信息收集工作,建立招商企业库,将县直有关单位、县政府驻外招商联络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在谈项目中较成熟项目企业纳入拟招商企业名录。( 由县商务局牵头,3月5日前完成)

4.建立项目管理库。聚焦沅陵重点项目及 “5+N”产业链,深度开发包装一批有前景、能操作、易成功的招商项目,建立湘商在谈项目管理库,从县级层面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定期调度、 高效推动。对重大湘商回归项目签约前,从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环保、用地预审与选址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核,确保项目尽早落地 ( 由县发改局牵头,3月3日前完成)。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发 展条件筛选一批优秀项目,建立返乡创业项目信息库 ( 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3月5日前完成)。

5.建立全球招商地图。开展战略研究和区域规划,选择重点产业领域,绘制湘商、沅商全球分布图,确定重点区域和机构;深入分析目标企业的分布和关联结构,绘制潜在投资对象或合作伙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招商路线图。( 由各产业链牵头单位牵头,3月28日前完成)

(二) 开展 “千企带万商”大走访行动                   

1.摸清湘商底数。各乡镇摸清本区域有代表性的湘商底数。(3月5日前完成)

2.加强对接。开展各类恳谈会、对接会、座谈会、联谊会,全方位开展湘商对接工作。(2月31日前完成)

3.开展 “千企带万商”大走访、回访系列活动。由县级领导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120家代表性湘商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服务湘商回归,重点针对湘商500强、怀商100强以及投资意愿强烈的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办好沅商大会,做好邀商和项目储备工作,签约一批湘商回归项目。( 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3月20日前完成)

(三)搭建返乡创业服务平台

1.设立县、乡两级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指导服务站,村设立联络服务站,依托异地商协会,设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联络站,提供接待、咨询、指导、协调等服务。( 由县工商联牵头,3月20日前完成)

2.搭建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物流供应、数字赋能、品牌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整合、要素加快聚集。依托园区建立一批特色湘商产业园,培育一批湘商回归示范区、创业园区 (基地),升级湘商回归创业载体,积极争创农村创业创新园区 (基地) ( 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加强创业导师队伍 建设,县 、 乡组建专业创业导师队伍,发挥创业导师作用,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开展 “一对一、师带徒”创业辅导,其中每个乡镇至少培养省级农村双创导师1名( 由县农业农 村局牵头,3月20日前完成)。

(四)大力培育返乡创业主体。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 市场信息和经营头脑的返乡农民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 开发农 业农村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统筹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 “农广助农”特色产业培训等培训项目,结合沅陵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性开展返乡创业培训。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带头示范作用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纳 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 ‘头雁’项目”。组织全县农村创业创新大赛,选拔和培育创业创新创意项目和优秀带头人,对获奖和宜推广、强带动的项目纳入重点支持、推广。全县每年组织20人参加省级农村双创带头人培训,每年支持4家特色鲜明、前景广阔、带动力强的优秀返乡创业企业(项目)。( 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9月30日前完成)

( 五 ) 健全湘商投资激励保障。选聘包括沅陵籍专家、异地沅陵商会会长、沅陵籍企业家、沅陵籍高管等在内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行业号召力的知名人士作为我县的“招商大使”,并颁授证书,建立常态化招商引资对接机制,鼓励采取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其利用人脉资源、合作伙伴和关联企业,积极牵线搭桥,提供招商信息,促进项目匹配。评选一批湘商、湘籍专家学者中的好统筹指先进典型,按照有关规定发放 “企业家绿卡”。鼓励沅陵籍高科技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及科技初创企业落户沅陵产业园区。对表现突出的企业家,在“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五一 劳动奖章”等评选中给予倾斜,在推荐“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考虑,按有关规定优先解决子女就学等问题( 由县委统战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综合施策强化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过程中的用地、用工、用钱、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大对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的支持保障力度,切实推进返乡创业一次性创业补贴、农机购置和农机作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奖补等政策落实 (由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三、工作要求

( 一 )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易中华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唐德胜,副县长向建设、副县长钟群英、副县长王鸿鹏、副县长万目国、副县长戴德伟任副组长,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商联、县委外事对台办、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沅陵分局、县文旅广体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统计局、县金改办、县乡村振兴局、县医保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侨联、国家税务总局沅陵县税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抓好统筹推进、协调联动和工作指导,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点工作、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两个工作专班,分别由县商务局和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每月对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进行一次调度。各乡镇人民政府、沅陵县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工作专班。原则上领导小组实行“月调度”,每月组织各工作小组开展会商,明确每月工作重点;各成员单位要每两周调度一次,主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序,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3月5日前完成 )

(二) 强化责任机制。按照政府组织推动、部门协同支持、县域统筹实施、分级分类考核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沅陵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区域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推进机制,有效压实责任,确保工作顺利推进(3月20日前完成)。

(三) 强化氛围营造。借助全球湘商荟微信平台,共话乡情,增进友情。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主题,在高速路口、国省干道、集镇等位置拉横幅、贴标语,营造乡情氛围。通过电视、报刊、网络自媒体、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多维度宣传,让湘商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和回家的温暖,增强返乡投资创业意愿。组织参加“乡村追梦人”三湘行宣传推荐活动,树立一批本土返乡创业典型和样板,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返乡创业氛围 ( 由县委宣传部牵头,3月5日前完成)。

(四)强化考核激励。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已纳入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围和2023年县政府重点工作,并纳入县绩效考核。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专班要建立健全每月通报制度,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各成员单位要及时总结、推 广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专项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要通过精细化考核,定期评估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的具体成效,形成推动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的合力。对工作推 动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