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沅陵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方案》的通知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1-12-03 14:46

沅政办发〔2021〕19号

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沅陵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沅陵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方案》已经沅陵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日

沅陵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方案

为提高我县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县战略,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不断提高我县基础教育质量,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教通〔2021〕198号)要求,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

(一)全县学校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共278所,其中义务教育学校118所(公办九校39所、独立初中4所、完全小学14所、村小和教学点59所,民办学校2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4所(公办1所、民办3所)、幼儿园151所(公办47所、民办10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白田学校)。现有在校中小学生66217人,幼儿16238人,在职公办教师5162人。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情况。

全县100个学生以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共55所,其中现有学生与教师的48所,2021年秋季学期无学生就读未安排教师的7所。2005年我县探索低龄寄宿制学校建设,大部分乡镇村小、教学点撤并到乡镇低龄寄宿制学校,只保留13个乡镇70多所村小、教学点。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城与乡镇所在地人口逐年增长,小规模学校逐渐萎缩,到今年秋季学期仅有48所学校有学生就读(总计393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校是一名老师几个学生。随着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还会有一部分乡村小规模学校因无学生就读而停办。

(三)现状分析。

县城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学生过多,出现大校额问题,学生人数严重超过国家标准,且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城镇人口对学校学位的需求。而乡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布局分散、在校学生少、教师年龄偏大等特点(我县多数乡村小规模学校为一名教师一名学生或二到三名学生),教育资源过于分散,也造成了浪费。最近几年,我县开始合格化学校建设,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新建或改建,校园建设基本达标,但有的学校刚建好,却没有学生入学就读,教育资源严重浪费。鉴于农村学校布局特点与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趋势,我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只能是在现有学校基础上,完善校园建设,维修现有教室,购买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保卫措施,确保教师数量与素质,保障教师资源,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短板基本补齐,完善47所标准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教师待遇得到保障,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三、工作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沅陵县各乡镇及村居人口分布、地理特征、交通资源、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流动及变化趋势,统筹县域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完全小学布局,科学设置乡村小规模学校。既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校施策,不搞行政命令,不下停办指标,实行“一校一策”,宜停就停、宜并就并、宜留就留,坚决反对“一刀切”。坚持立足县情、校情,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从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实事求是确定提质改造项目和内容,不搞大拆大建,重点是做好现有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全面达标。

3.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最大程度赢得群众支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入细入微,解决好上下学交通、用餐、住宿、心理健康、生活适应等问题,努力使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相一致。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布局规划。

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根据当地人口分布数量和群众家长意愿办好现有小规模学校。按照政府主导、方便群众、就近入学的原则布局,对2020-2025学年无在校学生的教学点进行停办,闲置校舍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对已停办的小规模学校,如因当地生源增加等因素确有必要恢复办学的,按规定程序恢复。

(二)改善办学条件。

1.进一步落实办学标准。各乡镇要按要求逐校编制小规模学校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基本办学标准。对于小规模学校,要保障信息化、音体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配备,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要进一步加强基本生活条件和团队活动及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条件保障。各乡镇要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对现有中小学土地使用权等问题优先进行处理,及时进行不动产权登记发证。

2.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各乡镇要加快完善薄弱学校建设进度,使长期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标准,满足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需求,到2025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基本任务。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编制岗位管理。对小规模学校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对寄宿制学校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适当增加编制。原则上按照不低于1:2的班级与教职工比例核定教职工编制,有学生食堂就餐的学校尽力配备食堂工勤人员。建立健全全县城乡教职工编制统筹机制。

2.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好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切实保障乡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3.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继续实施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尝试推行“教师召回”培训制度。“国培计划”优先支持艰苦边远贫困乡镇乡村教师培训,鼓励师范生到小规模学校开展教学实习。

(四)完善投入体制机制。

1.加大资金投入。继续落实对乡村小规模学校不满100人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人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将聘用小规模学校后勤安保人员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强化经费管理。探索建立县域内中小学财务集中统一管理体制,按照学校的教育经费预算,直接将教育经费划拨到学校,中心学校不得挤占、挪用小规模学校的教育经费。

(五)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1.发挥中心学校作用。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统筹功能,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推进乡镇中心学校采取“一完小带多校”同步互动课堂模式,使小规模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扩大对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科质量监测范围,强化监测结果运用。

2.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统筹安排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校园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现象发生。完善家访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

3.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学校网络建设,实现“两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充分发挥县教育局教研师训功能,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习互动交流。引进或开发教育优质资源,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小规模学校。深入推进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全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检测监测工作。

4.强化对口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县域城乡学校支教、交流轮岗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国家公费师范毕业生、骨干教师到小规模学校工作。鼓励城乡间学校采取同步教研等多种方式开展交流,大力发挥社会组织对小规模学校的帮扶作用。

五、实施步骤

(一)停办小规模学校7所,具体如下表:

年份

乡镇

学校名称

停办原因

校园资产处置方式

2021

筲箕湾镇

五里山村小

无学生入学

停办学,有学生入学再恢复

2021

筲箕湾镇

洞底村小

无学生入学

改办公办幼儿园,有学生入学再恢复

2021

大合坪乡

天星坪村小

无学生入学

乡政府收回

2022

凉水井镇

后坪村小

无学生入学

改办公办幼儿园,有学生入学再恢复

2022

凉水井镇

桐油坪村小

无学生入学

改办公办幼儿园,有学生入学再恢复

2023

凉水井镇

大枫溪村小

无学生入学

停办学,有学生入学再恢复

2023

荔溪乡

楠坪村小

无学生入学

停办学,有学生入学再恢复

合计

(二)保留优化提质48所,其建设进度如下表:

年份

提质建设学校

建设数

2021

楠木铺乡李家坪、溶溪村小,筲箕湾镇斗坦坪、野柘、舒溪坪村小,荔溪乡白洋坪、桥头、张其坳村小。

8

2022

沅陵镇刘家溪村小,火场乡下寨村小,筲箕湾镇九龙山、董家河村小,荔溪乡官坪、马家坪、双合村小,楠木铺常德湖村小。

8

2023

沅陵镇栗坡村小,凉水井镇克卜、棋楠村小,荔溪乡高家村小,楠木铺乡高坪、黄腊溪、李家坪村小,荔溪乡田坪、谢村、民中村小,二酉乡落鹤坪村小。

11

2024

凉水井镇松溪桥、水田、良家山、小枫溪村小,楠木铺乡电垭村小,荔溪乡湖池、桐车坪村小,筲箕湾镇铺坪、田家坪村小,火场乡上寨村小,大合坪乡廖家坪村小。

11

2025

借母溪乡曹家坪村小,马底驿乡方子垭村小,荔溪乡修溪村小,大合坪马鞍潭村小,筲箕湾镇三眼桥村小,荔溪乡青坨村小,官庄镇海沙坪村小,楠木铺庙王山村小,凉水井镇张家佬、李家巷村小。

10

注:①县教育局基建办负责小规模学校建设规划及每月建设进度报送;②县教育局计财股负责小规模学校提质经费筹措安排。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县教育要发挥牵头作用,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乡村小规模学校规划和建设,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按上级要求筹集建设资金、按程序及时拨付,并做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等工作;县委编办、人力社局、县教育局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科学合理统筹做好小规模学校教职工编制核定、教师管理和教师职称评聘等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等部门要指导各乡镇做好学校规划审核、用地落实、土地权证登记办理、建设程序办理审批、建设质量监管等工作。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考核体系,把小规模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范畴。

(二)加强督导考核。要将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纳入教育发展督导评估内容,建立、健全小规模学校教研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完善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促进学校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积极发挥教学检查结果公告和限期整改制度作用,做到边督边改、以查促改、以改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切实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