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沅陵县委办公室、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沅陵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的通知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3-09 16:24

中共沅陵县委办公室

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沅陵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机关各单位,省市驻沅各单位:

《沅陵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已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沅陵县委办公室    

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28日      


沅陵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

为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聚焦“五新四城”战略,加快“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书写高质量发展沅陵答卷,持续擦亮 “身在沅陵,办事公平”营商环境名片,特制定本措施。

一、升级“政企联动”。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规模以上企业、非公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制度,以走访结对企业为桥梁,突出服务企业、纾困解难、促产增收、优化环境这四个重点,实现政企联心联通联动,把企业关切的“要事”作为县委县政府主抓的“要务”,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牵头单位:县优化办,责任单位: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工信局、县商务局)

二、提速“政策快享”。全面梳理归集惠企政策清单,依托“营商通”“惠企通”“政务服务”等智慧平台,实现对目标企业线上主动推送,将“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不断提高惠企政策社会覆盖面,保障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公平易享。(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旅广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沅陵县税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沅陵分局、县政务服务中心、沅陵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有政策执行任务的县直相关单位)

三、建立“惠企政策兑现综合窗口”。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综合窗口,公布惠企政策目录,简化政策兑现办理程序,精准对接申报需求,通过工作人员“面对面”“肩并肩”导办帮办模式,现场 “一对一”辅导企业群众申办业务。打通部门到企业群众的交流通道,畅通暖企惠民政策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营造良好的政策兑现环境,努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旅广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沅陵县税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沅陵分局、县政务服务中心、沅陵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有政策执行任务的县直相关单位)

四、助力“低成本融资”。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流程融资服务作用,建立融资“白名单”制度,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无还本续贷”增量扩面,设立转贷基金提供过桥服务,进一步加大减费降息力度,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牵头单位:县金改办,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沅陵支行,县内各金融机构、各行业主管部门)

五、保障“企业用工”。采用余缺调剂、本地挖潜、劳务输入等多种方式解决重点企业、重特大项目以及紧急缺工企业用工需求。采用线上线下招聘、社会力量荐工、区域劳务协作、就业见习、中介送工等多种途径服务企业用工需求。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吸纳和稳定就业、农村技能人才培养等重点类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保障企业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沅陵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

六、打造“园区服务升级版”。树立“洽谈诚心、审批暖心、开工安心、验收省心”的“四心”服务理念,从招商开始,工作专班全程介入,优化企业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实现审批服务亲商、政策扶持稳商、纾困解难安商,打造“园区服务升级版”,创造“沅陵速度”。(牵头单位:沅陵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沅陵县税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沅陵分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消防救援大队)

七、推进“交房即交证”。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再造、优化升级相关单位办事流程,用活用好前置权籍调查、提前登记预审、“多测合一”、共享测绘成果等政策,实现新建楼盘竣工验收备案后 20 个工作日内为购房人办理产权证。(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国家税务总局沅陵县税务局)

八、加速“工程项目审批”。推进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在土地供应前开展相关评估工作和现状普查,形成评估结果和普查意见清单,在土地供应时一并交付用地单位。实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推行“联合验收”。实行“一窗受理”机制和 “一次共同前往”验收模式。优化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推行水电气网等市政接入工程涉及的行政审批在线并联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市政公用服务收费“一窗缴纳”。(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各成员单位)

九、推行“柔性执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出台和落实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警示为主,按要求整改到位的减轻或免予处罚。重点查处事前不告知不指导、事后简单以罚代管的行为,严禁粗暴执法、趋利执法,保护企业不因“小错”影响生存和发展。(牵头单位:县司法局,责任单位:市场监管领域各单位)

十、聚力“护航企业”。对封门堵路、强买强卖、强揽工程、聚众闹事等严重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部门要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依法处置。情况复杂的由属地政府牵头,会同公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处置,尽快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秩序,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属地乡镇人民政府)

十一、严惩“乱封乱押”。对超范围、超标的、超权限、超时限查封、冻结市场主体资产、账户,及违法扣押市场主体财产或经营者个人财产的执法行为,导致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艰难、停产停业的,一经查实,有关机关依法依纪依规第一时间对其追责问责、从严惩处。(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委,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

十二、提高涉企纠纷“立诉执”效率。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涉企案件办理效率,诉讼服务中心在大厅设置专门“优化营商环境”绿色窗口,实行专人负责审核,要求网上、线下立案当日申请、当日立案、当日分案、当日移交业务庭,压缩涉企案件立案耗时。同时,对经济困难的企业,在立案时主动为企业办理诉讼费缓减免手续,减轻企业的诉讼负担。(牵头单位:县人民法院)

十三、严治“中介乱象”。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业监管制度,及时将审查不合格、社会反响大的“黑中介”“灰中介”“红顶中介”纳入信用共享平台公示。各相关监督机构要加强明察暗访、投诉举报受理工作,发现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机构或入股与中介机构有利益链接嫌疑的,移送县纪委监委查处。(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委,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优化办,各行业主管部门)

十四、畅通“码上监督马上办”。坚持有诉即办、马上就办、快办实办,广泛受理、妥善化解审批服务、监管执法、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权益保护、公正司法等诉求,简单事项 5 个工作日内反馈,较复杂事项 10—15 个工作日办结。对无正当理由故意不办、拖办、慢办、乱办的严肃追责问责、通报曝光。(牵头单位:县优化办,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

十五、用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公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热线,健全受理、登记、转(交)办、督办、反馈(回访)机制,重点受理和推动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职能部门窗口应受理未受理或审批的事项、多次来政务服务大厅应办理未办理的事项等问题。推进“清廉大厅”建设。(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相关责任单位)

十六、建立“线下诉求联动机制”。在畅通“码上监督马上办”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基础上,拓宽营商环境诉求受理渠道,建立营商环境诉求线下联动机制,针对企业和群众线下反映诉求及损害营商环境线索进行快速联动处理,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牵头单位:县优化办,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

十七、提优“企业家绿卡”。持续跟踪保障“企业家绿卡”应享政策的兑现落实,扩大“企业家绿卡”向上申报面,增强绿卡企业家荣誉感获得感。(牵头单位:县优化办)

十八、深化“清风行动”。聚焦“放管服”改革落地、部门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等方面,严肃查处“中梗阻”误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及索拿卡要、插手干预、利益勾联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严明纪律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