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0-10-11 08:51

目录

第一部分  沅陵县2019年政府决算报告

一、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第二部分   沅陵县2019年政府决算表

1、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总表

2、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

3、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

4、一般公共预算县本级支出决算表

5、一般公共预算县本级基本支出决算表

6、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表

7、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表

8、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决算表

9、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10、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11、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决算表

12、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决算表

1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表

14、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

15、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

1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

17、“三公”经费决算汇总表

沅陵县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2020年9月25日在沅陵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杨安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2019年县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全县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指导,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三大攻坚战支出加力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坚持保工资、保脱贫攻坚、保基本运转、保基本民生的预算执行原则,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七届人大二十三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任务。

(一)  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9全县实现公共财政收入136537万元,同比减少133万元,下降0.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6341万元,为预算的100.53%,同比增加5321万元,增长6.57%(上年同期基数核减8465万元);上划中央收入40117万元,同比减少4530万元,下降10.15%;上划省级收入10079万元,同比减少924万元,下降8.39%。2019年执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3996万元,同比增加17566万元,增长3.77%。

1.公共财政收入决算情况

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86341万元,其中:税收60518万元,同比减少4.36 %;非税25823万元,同比增长45.51%。主要收入项目情况为:增值税13284万元,企业所得税3883万元,个人所得税1011万元,城建税2837万元,房产税2006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626万元,土地增值税8268万元,耕地占用税4799万元,契税12339万元,非税收入25823万元。

上级补助收入350129万元,其中:税收返还补助16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9907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50884万元。

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9184万元。

2.公共财政支出决算情况

2019年执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3996万元,同比增加17566万元,增长3.77%。主要支出项目具体情况为:(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919万元,同比增加4301万元,增长9.23%。(2)国防支出191万元,同比增加28万元,增长17.18%。(3)公共安全支出15122万元,同比减少3488万元,下降18.74%。(4)教育支出92537万元,同比减少1935万元,下降2.05%。(5)科学技术支出4605万元,同比增加1535万元,增长50.00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20万元,同比增加612万元,增长19.0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434万元,同比减少3668万元,下降4.52%。(8)卫生健康支出47333万元,同比减少4298万元,下降8.32%。(9)节能环保支出16523万元,同比增加5765万元,增长53.59%。(10)城乡社区支出11180万元,同比增加4403万元,增长64.97%。(11)农林水支出118572万元,同比增加  28474万元,增长31.60%。(12)交通运输支出26824万元,同比增加8615万元,增长47.31%。(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765万元,同比增加426万元,增长12.76%。(14)商业服务等支出1165万元,同比减少1278万元,下降52.31%。(15)金融支出576万元,同比增加157万元,增长37.47%。(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426万元,同比减少1544万元,下降31.07%。(17)住房保障支出1886万元,同比减少12251万元,下降86.66%。(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782万元,同比减少98万元,下降11.14%。(19)其他支出5万元,同比减少11260万元,下降99.96%。(20)债务付息支出5095万元,同比增加834万元,增长19.57%。

3.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县地方财政收入86341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50129万元,加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9184万元,加上年结余1122万元,加上调入资金(基金收入调入)32288万元,构成全县财政总收入499064万元。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3996万元,加上解支出5506万元,加归还地方政府债券支出8385万元,构成全县财政总支出497887万元。总收入减总支出,年终预算结余117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1177万元,净结余0万元。全县财政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11232万元,其中:国土出让金109276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19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11672万元;上年结余64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7515万元;当年基金收入总计171063万元。2019年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114228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7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8837万元,农林水支出307万元,其他支出5711万元。基金上解185万元,调出资金3228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3279元;当年基金支出总计169980万元。基金总收入减去基金总支出,年终结余1083万元。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全县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75402万元,同比增加25532万元,增长17.04%,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3166万元,增长38.35%,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0228万元,减少9.72%,其他二项保险(工伤、失业)基金收入2008万元,减少34.01%。

 2019年,全县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69846万元,同比增加35320万元,增长26.26%,主要支出项目有: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8383万元,增长28.61%,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0202万元,增长20.96%,其他二项保险基金支出1261万元,增长29.32%。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我们选取了辰投、交建投、自来水等3家拥有国有资产的公司编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初安排预算收入任务 23万元,但我县国有资本经营一直整体偏弱,扶持和做大做强也非一时之功,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当年未向财政缴纳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30万元,其中:上年结余30万元。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减国有资本经营总支出,年终结余28万元。

二、当前财政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全县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一是减收与增支的矛盾。近年来财政减收的因素很多,各种支出却还在刚性增长,一减一增,导致财政收支的“剪刀差”不断扩大。二是保增幅与提质量的矛盾。在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税收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保增幅与提质量时常陷入两难境地。三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矛盾。既要保增长,落实“六稳”“三保”要求,又要防风险,偿还债务本息,“稳”与“防”的度难以把握。四是支出规模增长与资金绩效不佳的矛盾。近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在刚性攀升,但资金使用绩效却提升较慢,一些部门单位重分配、轻绩效的惯性思维还根深蒂固,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价值效果欠佳。

三、执行2019年预算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9年,全县财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确保预算执行。

1.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提升收支管理水平。一是收入质量稳中向好。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3亿元,同比增加5321万元,增长6.5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05亿元,非税收入完成2.58亿元,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91%,实现了控制在30%以内的目标。二是支出结构破中有立。探索运用零基预算管理,打破支出结构固化的束缚,实现了一般公务支出压减10%、县本级项目支出压减5%、乡镇项目支出压减40%的目标。三是财政管理变中求新。2019年是机构改革之年,撤销了乡财政局、非税局,合并成立了财政事务中心,重构了财政监督、非税征管、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职能职责,履行了对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

2.保持政治定力,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役。紧盯重点任务,保持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性进展。一是全力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坚守“隐性债务总量不增长、风险事件不发生、三保资金不断链”底线,严格执行“开大前门”与“严堵后门”相结合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和平台公司转型等重点工作。全年偿还地方政府债务本息0.78亿元(其中本金0.12亿元、利息0.66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为45%,保持在“绿色安全”区域。争取政府一般债券2.06亿元、政府专项债券2.54亿元,保障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园区建设等。二是加力保障脱贫摘帽。整合中央20项、省级19项、市、县级部分专项财政涉农资金,共6.04亿元投入精准扶贫,主要用于: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县本级财政投入1.7亿元,用于健康、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及其他事业。成立扶贫资金监管战役指挥部,组织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督查三次,及时指出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大力支持污染防治。投入1.6亿元,重点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支持取缔小砖窑、治理黑臭水体和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落实网箱退养上岸渔民补偿政策。

3.坚持为民理财,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保持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促进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就业专项资金2432.44万元, 发放职业培训补贴331.67万元、鉴定补贴14.86万元、社会保险补贴915.11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855.08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助297.18万元。支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落实学生资助资金4114.5万元、学校建设资金5120万元、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3113.8万元。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发展、高中办学条件改善、城市大班额消除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养老保险资金8.82亿元,保证企业退休职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及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正常发放;落实医疗保险资金5.02亿元,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医疗保障问题;落实社会救助资金1.55亿元,对困难群众生活、医疗、就业及受灾人员给予救助;落实社会福利资金1695.7万元,对高龄老人、孤儿、残疾人给予生活补助等。

四、全力完成2020年财政预算收支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受疫情影响,财政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有中央2万亿直达资金支持,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人大的监督指导,我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一定能够完成今年县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

1.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提升财政收支工作质量。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量质并举抓收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提高收入税占比。一是确保完成收入目标。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了今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的预期目标,要达到9.1亿元。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非税占比控制在29.8%以内,财税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持之以恒拓财源,齐心协力抓征管,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收入质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虚增收入,不空转收入,守好非税收入占比不超过30%底线。二是下大力气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县压减20%的公务经费,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对支出安排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有保有压”“能增能减”的原则深度调整支出结构,大幅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低效无效支出和标准过高的支出。坚守财政保障优先次序,优先安排“三保”支出和三大攻坚战支出,全力保障“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民生项目支出。

2.以补短板为着力点,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短板、精准发力,力争取得更好成效。一是确保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计划整合涉农资金5.25亿元,县本级投入资金2亿元,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总决战。聚焦“三战”“三验收”,推动资金向特殊贫困人群倾斜。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政策,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优化动态监控平台,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二是推动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创新资金管理模式,支持网箱上岸渔民转产就业。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借母溪森林公园、五强溪湿地公园等生态功能区建设。三是大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建立涵盖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落实政府债务项目审查机制。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向已开工或者项目准备充分、具备施工条件的成熟项目倾斜,确保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严格执行化债方案,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决不搞虚假化债隐蔽后移风险。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大“六个一批”措施落实力度。

3.以基本民生建设为重点,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百姓。聚焦“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一是支持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和复工复产作为重中之重,投入就业专项资金2173万元,落实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社保降费等援企稳岗政策,支持抓好受疫情影响农民工、退役士兵、新增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二是支持办好优质公平教育。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扩大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消除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支持新一中建设。三是支持医疗卫生及文体事业发展。支持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健全财政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动茶旅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4.以“财政管理规范年”行动为抓手,全面加强财政管理监督。健全制度,强化问责,进一步提升法治管理水平,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一是严格遵守“六条红线”。即严禁脱离实际虚增收入来源、编制隐性赤字预算;严禁留有“三保”支出硬缺口;严禁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可能出台增支政策、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违规出借、拨付库款;严禁违规举借和使用债券资金;严禁低效无效使用和浪费财政资金。二是大力清理消化历年结转应付未付款项及财政暂付款。对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款项,要严格按照清理存量资金要求予以清理,大力压减挂账规模。对历年来在财政总账之外反映的应安排或承诺安排的未拨付资金,要分类处理,不必兑现的,一律予以取消;必须安排的,纳入当年预算统筹考虑。三是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加大预算管理监督力度,抓好重大财税政策执行监督。加强会计监督,推动会计信息质量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双提升。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强化财政惠民惠农补贴基础数据审核管理,将基础数据作为预算安排及相关政策提标扩面测算资金需求的主要依据。

各位委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答好时代赋予的答卷,既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在县人大监督指导下,顶压前行、砥砺奋进,为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交上优秀的答卷!



沅陵县2019年度政府决算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