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母溪乡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7-18 10:09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借母溪乡党委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的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笃行实干、奋勇争先,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文明等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全乡各项事业发展提质增效。现将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党建引领,以“优”统揽全局。

始终坚持抓党建增定力、强化队伍转作风、凝思想聚合力,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能力不断加强。

一是学深悟透明方向。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教育学习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提升纪律教育质效。通过邀请上级专题辅导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发布典型案例通报2期,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深刻剖析典型案例,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把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纳入日常监督内容,开展监督检查4次,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抽查、电话抽查和谈话了解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党员干部对党纪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和对《条例》的掌握情况,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基层减负添动力。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安排部署,着力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为基层减负赋能落到实处,我乡积极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并将75条具体举措及时传达到村一级,坚持自上而下的推进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结合,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减负、赋能、正风“三向发力”,基层减负和实干担当实现“双向奔赴”。持续精文简会。严格实行发文计划审批和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制度,对下发基层的各类文件,严格审核发文依据,从严控制发文数量、文件篇幅、行文文号和发放范围,持续保持对文件数量的刚性约束。严格挂牌整治。召开规范门牌的培训会,培训各村支部书记和党建专干了解规范门牌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各支部自行开展自查自改,按照培训要求自行拆除多余的门牌将村级平台名称统一更新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4+8+2”要求合理安排功能室;并统一制作新的门牌。继续加强对“滥挂牌”问题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积极在整治基础上构建清理规范长效机制,做好清理规范“后半篇”文章。清理微信工作群。大力清理各部门面向村干部建立的“僵尸类”“空壳类”“功能重复类”微信工作群。把村干部从“盯群”“爬楼”中解放出来,让村社区干部的手机“轻起来”,负担减下去。明确服务事项。严格实施清单化管理工作要求,以清单形式明确基层减负工作事项,全力为“车”减负57条、为“马”赋能18条,推动基层干部依法依规履职尽责,轻装上阵干事创业。

三是组织建设强基础。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我持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全乡23个党支部在规定时间内以保质保量的态度,扎实开好每一个组织生活会,收集党员查摆问题200条,整改措施210条。围绕乡村振兴走访、驻村工作管理、党建基础工作、财务报账等内容组织开展了9次业务培训,教育培训乡村两级干部886余人次。积极落实“三长制”工作,上半年19个村公示栏都更新为“片、组、邻”内容,5261户村民,由77名片长,200名组长和446名邻长全覆盖联系到位,共摸排民情问题75个,除个别基础设施建设类问题其他均已化解到位。

(二)狠抓强农富农,以“闯”振兴产业。

始终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助农增收的第一要务,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提升村集体经济效能。产业发展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乡高度重视农村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强基固本做好村集体经济,巩固好原有产业项目。加强对各村产业项目的督促、指导。从项目日常管护、具体实施方案细节、项目捆绑利益联结户、项目发展进度方面入手,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进行调整,各村发展特色种养业势头良好。二是重视重点产业项目发展。在筒车坪、两岔溪等村生态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寨溪坪特色辣椒、教家坪200亩麻竹笋、刘家塔百亩油茶等均已形成规模,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三)加强项目支撑,以“稳”筑牢基础。

一是持续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抓手、生命线。我乡始终坚持为高质量项 目建设推波助澜,全力推进项目引进和施工进度。充分利用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的政策机遇,我乡持续跟进正在进行的雄其坪风力发电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勘测工作,正准备上马施工。为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教家坪村王家庄公路正在硬化施工。目前已经签约鲢鱼洞水电站1个项目,当前处于增效扩容状态;现与新投资方签订了租赁协议,对鲢鱼洞水电站投资复工复产,项目主体已经施工完毕,亟待对项目进行扩机建设。持续跟进在建两个项目,分别为沅陵车坪抽水蓄能发电项目及借母溪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

二是持续发力招商引资。为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盘活乡村经济,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多次召开返乡企业家座谈会,同时,今年1月、5月我乡党政主要负责人2次带队前往长沙市走访慰问优秀企业家并召开了座谈会,通过分析经济走势,讨论发展方向,收集多方建议,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家们扶乡发展,为借母溪乡的发展出心出力。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乡主动上门,靠前服务,今年在证照办理、项目用地、建设用电、用水及项目的立项、报批、登记注册等方面,要求相关单位减免费用、限时办理,同时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县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减税、免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为洪水坪新游客接待中心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个。乡市场监管所开展上门办证和延期服务,深受广大商户好评。

(四)坚持以人为本,以“实”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执政,为民服务,团结带领全乡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一是动态监测常抓不懈。通过每季度集中走访及日常监测摸排,已对全乡所有农户进行动态监测与帮扶。当前,19个村纳入监测户总计127户296人,未消除风险68户153人,消除风险59户143人。今年上半年,全乡进行全覆盖式走访,走访摸排并解决问题共计102个,今年以来新纳入监测户9户22人,消除风险监测户9户29人,并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户档案,牢牢守住了防返贫致贫风险底线。对于全乡195户705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帮扶至关重要,关系到搬迁户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增收。上半年全面摸排195户搬迁户的产业就业情况,做到户户了解,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农户通过公益性岗位、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提供帮扶,同时鼓励外出务工和发展产业,实时监测,确保不发生返贫漏评情况。同时,做好生态搬迁后续工作。完成生态搬迁档案整理及搬迁户回访工作,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是兜底保障有效落实。全面落实城乡医保、养老保险、低保特困、民政优扶、大病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规范低保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进退。截至6月份全乡共新增整户保7户13人,单人保11户16人,新增分散特困11人、集中供养2人,目前我乡整户保共计313户551人,单人保59户59人,低保政策落实已实现全覆盖。为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6月以来共救济112户112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0人36200元。持续关心关怀残疾人生产生活,本次助残日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方针,同时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工作,倡导全社会形成助残扶残的良好风尚,为残疾人群体发放辅助器具30余件。宣传残疾人创业贷款和服务,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创造美好生活,入户走访残疾人创业奖扶1人,目前正在申报中。落实残疾人两补政策,截至6月,全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享受254人,发放资金2286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享受263,发放资金23670元。宣传动员2024年社保缴费工作。2024年实现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人数176人,完成城镇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52人。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集中安排求职人员参加“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2次,县工业园送工2次,共计30余人。实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动态,按照返乡农民工所需,配套开展就业培训,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后再就业。截至6月底,全乡2024年度居民参保目标任务数为17414人,总参保人数15393,完成88%的参保任务数,切实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医保收缴任务。

三是未成年人保护关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寄托着社会和家庭的希望。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开展监督问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务实解决具体问题,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工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让祖国的花朵向阳而生、乐享童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新建教学楼、加装太阳能路灯、加装希沃白板等基础设施。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工作组联合县妇联于3月期间在三所九校均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宣教活动”,发放宣传画册300余份,挂宣传横幅10余次。并由司法所牵头,各村、学校配合,统计辖区内五类重点人员和14周岁以下女学生名单,各村儿童主任、各校法制副校长、各班爱心班主任联合上门走访开展1对1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定期对校园周边商店、宾馆、娱乐设施等进行清理整顿,为未成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关心关爱,2024年春季落实教育资助政策431人,雨露计划政策96人,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每年下半年教师节我乡对取得优异教学成绩的教师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五)促进平安稳定,以“责”守好底线。

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树牢风险意识,保持应急状态,全力抓好相关工作,确保不出乱、不添乱,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安全生产监管到位。组织与19个村、三所九校、幼儿园、加油站、卫生院和敬老院等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乡直单位签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细化责任目标,并纳入乡村干部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劝导站、农村大团寨消防制度、赶场日值守制度、农村学校放假值守制度、烟花爆竹危化品监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各个时间节点开展全乡范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深入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列出清单,明确要求压实责任,限期整改,坚决防止风险患演变为特大事故。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单兵素质,提升我乡应急水平。为提升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共出动宣传车70余次,悬挂横幅条13条,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设置固定标语和宣传栏20处。上半年共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执法联合检查19次,出动工作人员60余人次,发现违法行为7次,罚款0.2万元。上半年对各村上报疑似危房的摸排和开展鉴定,完成我乡2024年危改计划5户农村危房改计划摸底,并同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工3户,2户正在施工中。开展燃气安全集中排查整治,共检查燃气零售网点5家,燃气经营用户16家,发现安全隐患2处,立行立改2处。

二是矛盾纠纷化解到位。为切实做好我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管控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的“大排查、大化解、大管控”开展了三项行动: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大排查行动;对一般矛盾、复杂矛盾、重大矛盾的大化解行动;对重点人员跟踪回访、合理疏导、分类管理的大管控行动。上半年我乡出现矛盾纠纷共计21起,其中婚恋纠纷3起,山林纠纷4起,邻里纠纷6起,家庭纠纷5起,土地纠纷3起。已成功化解20起,仍有1起邻里纠纷尚在稳控中。

三是粮食安全坚守到位。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年初县级召开国家监测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视频会议后,我乡立即行动积极部署,所有联村领导、驻村干部全部下沉整改一线、现场调度,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工作任务。我乡需整改流失图斑共计304个,面积960.4亩;已整改完成162个图斑,共计整改面积887亩,其中异地整改2个图斑42亩。为深入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严格管控区全面退出水稻生产,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乡严格核实退出水稻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情况,保障粮食耕地安全使用。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到位。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乡始终贯彻执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作为生态文明乡,我乡积极开展“中国水周”“禁塑”等河湖生态环保宣传工作,组织乡村两级河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护河小卫士、社工及群众80余人参加,共清理垃圾、杂物30余袋,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对全乡河长制公示牌进行更新,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上半年共组织禁捕退捕行动四次,没收渔网32副,地笼7副,违禁钓竿11根。完成水利部问题图斑11个复核。配合生态环境局沅陵分局及县水利局,对乡域内2处砂场、1处砖厂进行整治,在中央、省环保督察期间未出现环保问题及舆情。为保护林业生态安全,我乡不断强化护林员队伍管理与能力建设,顺利完成护林员队伍的选聘工作,补充护林力量,通过岗前培训,严格考核,确保了我乡森林资源的安全。上半年,乡村两级林长累计巡林180人次,有效促进了林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通过定期召开林长会议4次,协调解决了林区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林长制的实效。同时与19个村签订了《森林防灭火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借母溪乡2024年森林防灭火承诺书》;组织防火知识宣传3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确保了上半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五是防汛抗旱处置到位。6月下旬我乡遭遇强降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按照省、市、县关于近期防汛抗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乡高度重视,坚决落实防汛抗灾工作“四个一律”、“六条硬措施”等有关要求,每天不间断预警预报,乡村两级干部全员到岗值守,并组织乡村干部力量下沉一线,对10个地质灾害点、8座上型水库、16座骨干山塘、在册95户高切坡建房、临坡临沟临水户、学校、道路、低洼地段等区域以及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人群进行全面摸排。对于新增57个中风险沟谷斜坡单元,已经做了防御预案和完善了群防群测责任人。本轮降雨期间,全乡共转移安置群众89户201人。其中,对存在风险的地质灾害点转移安置群众30户70人;对高切坡建房转移安置群众42户86人;对其他斜坡沟谷、临水、临崖、低洼地带转移安置群众17户45人。我乡在地质灾害点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周边已拉警示线进行提示,安排监测员在地灾点外巡守,防止群众回流返家;在各集中安置点安排乡村干部值守,妥善安排群众生活。对出现滑坡、塌方等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组织人员、安排机械进行路面清障。对危险程度较大的道路,采取物理隔断措施,禁止车辆通行,确保了我乡平安度过汛期。

(六)聚焦社会治理,以“建”和美乡村。

一是护一方平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实体运行、实战导向、实用为主、实效为先”,我乡着力推进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全面强化乡村二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目前我乡19个行政村已全面配置了综治视联网设备,且进一步完善乡一级综治中心硬件配置,逐步打通县、乡、村三级综治视联系统。上半年来通过录入市综治信息化平台系统,整合了各村网格和微网格、矛盾纠纷、重点人员以及其他社会治理领域等数据信息和相关部门人力资源,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创新社会治安和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的综合治理重要平台,实现统一高效指挥调度。上半年我乡共处理、办结上级交办信访案件4起结案率达到100%。强化重点人员稳控工作,21名精神病肇事肇祸患者、48名吸毒管控人员、2名邪教人员、5名社区矫正人员、15名刑满释放者等重点人员均稳控到位。今年2月份以来,大力开展“十无”村居创建工作,加大问责力度、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协同配合,其中17个村实现了零信访,总体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净一方热土。近年来,我乡立足“清脏、治乱、强基、增美”,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通过艺术赋能,对旧民居、破厂房等开展“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地艺术化改造,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以创建建湖南省卫生乡镇为重点,累计出动人员80人次,清理各类垃圾4.5吨,清理沟渠12处,清理乱堆乱放20余处,整治户外广告、牛皮癣30余处,整治家禽散养10余处,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卫生状况。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给公路沿线配备电动垃圾清运车6辆、手推垃圾车12辆,垃圾桶50余个,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筒车坪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前期征地,土地补偿金的支付,8月份正式启动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针对今年40口改厕任务,目前已确定改厕农户,发动村民积极挖池。同时,加强对农村厕所的后续管理和维护,持续摸排2013以来的政府新建的户厕,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公路沿线累计种植花草500余平方,安装路灯200盏。建立保洁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保洁员的监督,提高保洁工作质量。完善村民参与机制,通过开展“大评小奖”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紧盯党纪监督,以“查”净化风气。

一是扎实开展政治监督。深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开展专项监督检查4次,聚焦全乡党员干部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三湘护农专项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防汛抗灾等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6个,立行立改整改到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日常监督提醒,认真履行党政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解决突出问题3个。常态化开展廉政谈心谈话12次,通过谈心谈话、廉政提醒等方式,督促全乡党员干部做到遵纪守法,履职尽责。

二是压实巡察整改工作。对巡察反馈的问题,乡纪委坚持周调度、月通报,督促整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照巡察整改要求切实抓好整改工作。对反馈乡党委的15个问题,整改完成14个,整改完成率93.3%,对于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问题,要求责任部门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巡察交办信访件3件,立行立改件1件,均已办结。退回资金5.85万元,第一种形态处理4人,修订和完善制度3项,以好的成效接受了巡察整改督导,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是持续推进专项整治。针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重点监督工作,强化部署和调度,切实扛牢监督责任,结合本乡实际,专题研究并制定监督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以专项检查和案件查办开路,公开集中整治举报电话,扩大问题线索来源,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推动部门及各村解决群众民生实事问题20件,化解矛盾纠纷9件。全面起底涉农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加快问题线索核查和案件办理,在集中整治期间立案2人,党纪处分1人。深化“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围绕村级债务、村级“三资”等重点内容,对村级债务清查、“三资”管理开展专项监督检查6次,确保村级债务逐步有序增量控制,存量化解。督促各村建立健全资产登记制度、进行村级资产台账登记和更新。紧盯农户“钱袋子”,推进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资金整治,对26个疑点数据进行核查,对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及时纠治。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产业发展上还需持续发力。乡域经济发展受限,项目招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需提速,各村产业发展不均,特色产业较少,规模较小,村集体经济增长不明显,壮大村集体经济任务依然很重。二是在动能积蓄上还需再添干劲。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有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绩效偏低,本地特色农产品品控和品牌力不强,科研平台、农创客等要素集聚还不够足、作用发挥还不够好。三是在基层治理上还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医疗服务与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有差距。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守正创新、攻坚克难。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凝心聚力抓产业抓效益,提升乡域经济。认真贯彻中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结构、强链条、促融合,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擎起支撑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在原有的生态米、酸辣椒等特色品牌的示范带动下,积极培育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畅通产销渠道,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聚力强势攻坚,大力推动项目建设。抓牢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咬定目标、压实责任,强化要素保障,主动破解难题,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形成更多实物量,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把握发展趋势,深化全域旅游工程。推动“全民参与、全产业链融合、全地域打造”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深入挖掘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加快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综合承载能力,吸引更多企业来参与全域旅游建设。

二是齐心协力抓整治抓建设,提升乡域美丽指数。高质量完成城乡和村庄单元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绘好城乡发展“一张图”。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建设,加快山上村“微改造、精提升”,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扮靓乡村面貌。

三是全心全力强自身净风气,提升群众满意指数。深入推进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整治监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行政结果的满意度。坚决维护清廉形象,扎实推进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