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土家族乡2024年工作总结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4-12-31 14:57
(一)筑牢政治根基,勇担使命
1.强化理论武装,汇聚前进动力。抓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4次,有力有效促理论学习常态长效。围绕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学纪教育等重大主题,依托集中研学、个人自学、专家讲课等多元形式,积极引导全乡党员干部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求实效,开展微宣讲24次,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2.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战斗堡垒。实施干部专题培训工程,开展13期“火场讲堂”,助力干部拓宽思路视野、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履职能力。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通过“面对面”授经验、“手把手”教业务,突出领导、老同志的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能力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高标准谋划制定及时奖励办法,激励广大干部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强合力。
3.聚焦党风廉政,促进作风转变。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召开两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成功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点4个,并加大舆情监测预警处置力度,严格坚持外宣信息“三审”制度。定期开展廉政谈话,针对苗头性问题,立足抓早抓小,充分用早、用足、用好执纪监督第一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狠抓问题线索办理,组建作风建设督查组,定期开展排查行动。截至目前,建章立制3项,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次,批评教育23人次,立案4人,党内警告4人。
(二)民生保障不断加强,情暖百姓
1.落实就业帮扶。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2次,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培育技能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认真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全力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为脱贫户、监测户616人申请一次性交通补助,降低就业成本。扎实推进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激发就业困难群体增收的内生动力,设立公益性和生态护林员岗位,为72个村民提供稳定工作机会。
2.做好教育保障。为60名学生成功申请“雨露计划”,共计获得补助金额90000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为86名学生提供补助,总计达29687.5元,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设立专项奖学金项目,向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10000元,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加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4847人,实施“温暖社保”三年行动,确保广大居民能够负担得起医疗费用,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强化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措施,为264名困难群众申请到低保,共计发放救助金77540元,切实满足了农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74人,生活补贴81人;实施临时救助111人次,累计发放救助款158400元;积极开展退役军人优抚慰问活动,向27名退役军人发放慰问金共计15500元。发放不动产权证958本,减少了房产、土地等不动产产权纠纷,加快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成果
1.监测帮扶守底线。按照“月末村例会,月初乡例会”每月组织召开乡村振兴例会,对发现的问题采取“一单四制”,以清单化纪实管理推进责任落实。及时处理国扶系统异常数据,核实省平台部门预警反馈信息26人次,开展4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对全乡监测户、脱贫户实施常态化监测,精准帮扶,补齐短板,消除风险。截至目前,全乡共有脱贫户535户1722人,监测户43户116人,已消除风险监测户24户,70人,今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5户12人,消除风险监测4户11人。
2.项目建设促发展。聚焦民生项目建设,提升土家儿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火场至大合坪三级公路已建成通车,中村集镇至桃坪界村公路提质扩容,中村集镇至老师岗段4.2公里农村三级公路开工建设,完成中村村上下苏井界产业引水灌溉工程,为上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农业设备,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3.村集体经济助增收。多方位推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一村一策”。因地制宜提质扩能,新开发辣椒种植基地 100亩,新增酿酒产业,新建酒厂1座、开发藏酒洞1座。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亮点促增收,大力发展黄柏、石菖蒲等中药材种植,与龙头企业长沙金润中医院有限公司合作,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升农村经济的活力与韧性。结合资源优势,立足市场需求,发展种植工业丝瓜络产业,产值成功突破10万元。
4.人居环境保生态。打造五个示范性的美丽村寨,引领乡村建设的新风尚。深入推进厕改,已成功改造1065户农户的厕所,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专人定期排查管护,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坚持开展“周小扫、月大扫”活动,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群众从“要我干净”到“我要干净”的思想蜕变。将环境卫生整治与管护融入村规民约、“美丽庭院”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中,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确保从集中整治向常态化保持迈进。
(四)切实保障社会稳定,筑牢防线
1.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持续深化“平安沅陵”建设,开展4次禁毒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加强信访源头管理,在各个重要敏感时期坚持落实“零报告”机制,发挥“最后一公里”“防线”作用。截至目前我乡共稳控重点信访人员15人,并按照信访程序,成功化解信访积案4件,对1名涉及违法的缠访闹访人员进行依法打击。
2.安全底线持续筑牢。坚定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全乡道路交通、烟花爆竹、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排查,不断偏紧安全生产“紧箍咒”,彻底排查并解决安全隐患10项,开展21次道路交通安全检查,组织8次应急演练;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明确了包保责任体系,确立了6个包保干部,确保应包尽包。为102位未成年女性学生按“三包一”模式进行联系,定期进行家访,加强关怀和指导。
3.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建立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充实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乡执法大队5名成员考取执法资格。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打击禁捕退捕非法垂钓、捕捞15起,普法与警示教育32人次,对殡葬、文明祭祀等依法依规进行劝阻10余次。注重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将普法与执法相结合,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5次,发放宣传册50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