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铺乡2025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20 14:48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是继续奋力打造319国道沿线重点示范乡镇的一年;是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一年;是实现楠木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今后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县委、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围绕“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发展目标,按照“底线工作严防死守,重点工作争先创优”思路,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奏响经济更活、乡村更好、底线更牢、民生更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楠木铺“新乐章”。

为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2025年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激活发展动能,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

全乡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发展产业招商引资为重点,努力加快全乡经济发展步伐。

1.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足乡村发展源动力。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逐步完善村组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项目储备,提高项目质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提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大农田水利、高标准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硬实力”。

2.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特色产业走出去。在今后,必须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加快改变部分村组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全乡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挖掘区域特色经济,加强产业发展和县乡交流,依托楠木铺乡独特地理人文优势,要抓住怀化市承办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的发展机遇,打造京昆古驿道“三驿三铺一关”楠木铺段,要将楠木铺红色文化融入全县文旅产业中去,并全力配合京昆古驿道沅陵示范站建设,把京昆古驿道“三驿三铺一关”重点节点芙蓉关打造成为楠木铺乡特色文旅产业;以点带面盘活全乡茶叶、中药材、生猪、罗氏虾养殖等产业,将我乡产业融入六大产业链条,争当全县乡村振兴排头兵,奋力打造319国道重点示范乡镇。

3.坚定城乡协同发展信心,奏响招商引资最强音。要为楠木铺乡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借助沅陵县“民企兴县·跨越同行”专项行动,一方面积极摸排联系在外贤达人士广泛参与乡内活动,建立楠木铺乡在外人才资源库,以座谈会为桥梁,探索楠木铺乡产业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利用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诚邀沅陵在外务工企业,举办“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座谈会,面对面洽谈合作项目。最后,再迈开双腿,以实地走访的方式,组织外出考察并及时上报外出招商信息,保持与沅陵在外优秀人才的沟通联系,吸引人才回乡、项目落地,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提高为企业为人才服务的能力,为全乡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二)巩固脱贫成果,千方百计守住返贫底线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工作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1.持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全乡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利用数据分析、定期入户走访等多元化手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施展精准帮扶“组合拳”,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的出现,实现监测常态化,做好国家、市、县后评估的准备。

2.继续壮大基础产业规模。结合楠木铺乡实情,发展实施一批特色种养产业。同时,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壮大规模,政府主动担当作为,从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全方位助力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产业链,形成一条包括产业引资、农产品仓储、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畅通销路等在内的由产到销的完整产业链。

(三)促进文化渲染,一心一意做好文明建设

全乡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双轮驱动,协同并进,全方位促进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1.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和手段,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各项工作中。加强全乡范围的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各村应深挖本土文化底蕴,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弘扬好传统乡村文化,遏制厚葬薄养、铺张攀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风气蔓延。

2.全面加强文化工作和文化设施建设。一是依托各村特色举办文化惠民演出、电影下乡等活动,努力营造全乡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发挥村图书室作用,定期维护体育器材,满足乡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为文化繁荣搭建广阔舞台,助力全乡文化事业振翅高飞。

(四)整治生态环境,全心全意创建和美乡村

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宜居乡村,做到“以点带面”“美丽村寨”全覆盖。一是不断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集镇”及“美丽村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二是不断探索楠木铺乡乡村治理好路子,完成黄腊溪村、楠木铺村试点村建设,为全乡其余5村乡村治理提供可复制的先进经验。三是稳步推进全乡“厕所革命”进度,普及环保知识,激发群众的改厕热情,明确改厕责任。同时,抬高施工队伍准入门槛,强化施工过程的监督,严格工程验收标准,确保改厕质量。

(五)深化社会治理,劳心劳力推动发展进程

1.搞好村民自治。自觉执行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村务活动要照章办事,不断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强社会管控。确保社会长期安全、稳定。落实管控责任,进一步压实社会管控责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制度,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强化信访稳控。聚焦重点人员重点联系,继续压实“五包一”责任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狠抓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将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燃气等重点领域以及学校、机关单位、农村红白喜事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安全保障作为重点,建立常态化、精细化的隐患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六)坚持自我革命,革故鼎新改变政府面貌

1.把转变职能落实到依法行政上,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定,提高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能力和水平,为法治政府筑牢根基。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全方面监督,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提高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质量,规范执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工程招投标和工程审批制度,把权力运行的环节置于阳光之下,让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公开透明运行,将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

2.把作风建设落实到提升效能上,建设效能型政府。坚持把抓落实作为重中之重,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各行业部门协同作战、一体同心的工作机制,确保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面提升行政效能,落实人才振兴战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让政府工作更接地气、更合民意。

3.把廉政建设落实到塑造形象上,建设廉洁型政府。秉持清正廉洁准则,塑造取信于民的政府形象。认真贯彻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及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突出抓早抓小,抓出“两头”干部、抓出“躺平式”干部,大力宣战“庸、懒、散”,提升精气神,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重点完善集体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管机制,全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