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溪铺镇2024年政府工作总结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10 10:15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凝心聚力,集中攻坚、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镇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延包经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完成怀化沅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挂牌,启动山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期10万吨电解锌扩能项目。
持续推广马家村“党建引领、群众主体、产业融合、数字赋能、协会管理”的“一约三会”乡村治理模式,打造麻溪铺镇(沅陵镇)319国道沿线乡村振兴及乡村治理示范片,马家村获评湖南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
接受市委第四巡察组提级巡察,以真抓实干的政治定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成就、新跨越、新高度。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思想大解放、工作大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提升,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筑牢振兴根基,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建设四个产业园区。依托山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怀化沅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区,5万吨氯氨法电解锌项目建成投产,成功打造智能制造生产线,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协助产业园调园扩区工作,做强产业集群。支持凤娇碣滩茶产业园提质升级,建成以茶文化为主线的综合研学基地,持续提升“碣滩茶”品牌影响力。2024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4000亩,茶叶年产量200吨,总产值及附加值达1亿元。2024年全镇新增种植石菖蒲、黄柏、黄精、茯苓超过1000亩,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推动投资3.8亿元的怀化市北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逐步建成清洁能源产业园区。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镇种植高粱3370亩,与沅陵酒业携手推进原材料供应种植示范镇建设。引进贵州黔农四季贸易发展有限公司,采取集中连片开发、户户联营和整村推进的方式组建蔬菜协会,全镇大户蔬菜种植面积达650余亩。莲蓬、羊肚菌、黄桃、香瓜、有机大米等特色农产品产业蓬勃发展。建设马家村腊制品加工厂、黄桃加工厂、油茶加工厂,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二、持续聚集发展动能,构筑更加强劲的发展引擎
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严格按照《沅陵县机构改革方案》,规范挂牌及岗位设置,累计拆除铜牌7块,门牌15块,清理议事协调机构8个。同时,制定《麻溪铺镇机关干部绩效考评办法》和《麻溪铺镇干部轮岗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干部作风显著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发力。2024年全镇共引进各类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额达到5.5亿元。完成全年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有效提升镇域经济竞争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继续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提高工作效率。依法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支持山能环保公司上市。
三、突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更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村面污染治理工作。禁止严格管控区448.4亩种植水稻,对今年新增40余亩严格管控区回收稻谷做到应收尽收。实行城乡垃圾公司化经营,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集中处理”一体化模式,积极试点垃圾分类工作,修建垃圾分类亭6处、垃圾循环利用收集点10处,推动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落地见效。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开展禁捕退捕清查行动10次,打击非法电鱼3起,抓获涉案嫌疑人8人,收缴地笼8副,清理废弃渔网10张。实施马家村刘家溪“水美湘村”溪流整治项目,清淤疏浚河道2.29公里,生态化整治岸坡1.7万平方米,建设人文景观4处。持续推广“林长+中药材”“林长+油茶”产业发展模式,组织义务植树60750株,完成中药材造林303.75亩,新造油茶752亩。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及石漠化治理总任务15680.3亩,其中封山育林14603.5亩,精准提升1076.8亩。拓展国土科学绿化空间。完成全镇范围国土空间规划和1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的上图入库及用地报批。对龙岩头社区、肖家坳村两座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全面做好“护绿”“增绿”“用绿”工作。
四、聚焦群众所盼所望,增强更加有力的民生保障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2024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00余亩,其中玉米3000亩,水稻14600亩,其他作物4000余亩。完成耕地恢复806.86亩。完成龙岩头社区陶家坨山塘、千丘田村赵家坨山塘等七个农村小水源建设项目,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1.9万立方米,提升山塘灌溉水源保障能力。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镇现有脱贫户741户2727人;2024年累计识别监测户8户21人,消除风险监测户3户12人,未消除风险监测户48户147人。2024年发放国家助学资金24.69万元,雨露计划发放补助12.15万元。监测户、脱贫户农合参保率100%。组织家庭医生对全镇497名“四类”慢性病患者落实服务达1988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94人次31万余元,全镇享受农村低保436户858人,享受农村特困供养政策128人。凤娇碣滩茶业采取固定分红模式委托帮扶,脱贫户年人均分红140元,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开拓共享贷、共富贷、林权质押、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在不发生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帮助群众创业致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新增城镇就业37人,签约公益性岗位10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就业200人。为外出务工人员申报一次性交通补贴23.6万元。实施无障碍改造24户,发放助听器21人。对马家村“一老一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提质改造,提供服务800余人次。“利剑护蕾”防范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组织“一对一关爱教育”和定期上门家访,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实地走访退役军人80人,对享受优抚待遇的162名老兵进行年度审核。
五、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守底行动”。标准化建设消防中心站,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镇消防救援队伍在2024年7月参加沅陵县“以水灭火”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积极推进重点林区森林防火通道的建设及大容量消防水池建设,目前共建成森林防火通道21公里,消防水池10个。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对辖区内从事食品经营生产者进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评定工作,全年共食品抽样95批次,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深化“平安乡镇”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禁毒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深化“三源”共治,规范化建设综治中心,采用“四级化解”模式和“三到位一处理”原则,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五包一”、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极端人员等台账。截至目前,共化解矛盾纠纷32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模式。在马家村、仰溪铺村和千丘田村持续开展乡村治理工作,有效探索“一约三会”乡村治理模式,三个村募集善款超过100万元。马家村投入资金60余万元对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质升级,通过积分奖励机制,鼓励群众主动参与村务治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全镇共创共建“美丽庭院户”100余户,“美家美妇”80余户。
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打造人民更加满意政府
强化政治引领,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力推进中央精神、省市部署和县委、县政府要求落地见效,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持续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聚焦民生问题,破解发展难题。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契机,建立群众“急难愁盼”实事清单,推动解决民生实事。协调解决文家坪村、李家村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集镇供水经营权移交、李家村卢塘组涵桥维修、东干渠支渠维修、集镇污水管网综合建设、千丘田村老旧滚水坝拆除并重建桥梁等13项民生实事。坚持依法行政,践行为民宗旨。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诚信体系建设,2024年办理“12345”热线21件,回复“百姓呼声”9件,群众满意度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