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井镇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20 14:19

2025年,凉水井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努力在各项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全力共建“魅力凉水井·果蔬特色镇”。

2025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是全面检验过渡期帮扶成效的评估之年,面对5年衔接期收官任务新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全镇干部群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文化五大振兴,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经济运行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25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

(一)聚焦党建引领抓队伍建设,选优配齐干部力量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一是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服务群众见行见效。镇党委坚决扛牢学习教育主体责任,以“班子带头、分类施策、学查改一体”推进。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为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制定差异化方案,推动学习全覆盖。二是村级换届储备充足,动态补选保障有力。提前谋划、精准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66人、“两委”成员后备135人,确保村级换届“备而能用、换出活力”。2025年动态补选支书2人、支委3人,有效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三是软弱涣散靶向整顿,结对帮扶精准破局。针对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明确2名县级领导、4名镇级领导、3名驻村第一书记、1家市直单位、1家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制定整顿措施19条。四是发展党员从严把关,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按“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要求,全年计划发展党员24名,重点向回村大学生、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村级后备力量倾斜。目前第一批已发展5名,预计第二批发展19名,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水平。

(二)聚焦巩固提升抓乡村振兴,推动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抓队伍建设强基固垒。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紧盯任务目标,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督促驻村帮扶单位派驻18支工作队全部到岗履职。二是持续完善防贫预警监测。通过产业发展等引导群众就近务工,运用低保动态调整等方式补齐短板。定期召开预警线索研判及民主评议会,对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认真分析家庭情况及短板问题,强化跟踪走访,实行动态监测,落实好帮扶措施,全年核实各级反馈预警线索共计218条,动态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1户128人,有效防范化解了返贫致贫风险。三是持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紧盯群众收入和支出情况,全面排查研判返贫风险,科学分析帮扶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漏洞,全面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责任,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

(三)聚焦服务保障抓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持之以恒谋实事。在推进农村道路建设、污水治理、环境整治、教育教学等方面持续发力,完成危房改造28户,空心房拆除37户,动态监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二是持之以恒解民忧。对高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证、办卡服务,保障高龄老人及时享受高龄津贴。新增农村低保182户242人,其中新增整户保25户62人,单人保157户180人,低保退出133人。在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基础上,强化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本年度完成特困人员新增36人,取消特困19人。累计开展临时救助557人次,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82600元,发放医疗救助1711250元,及时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三是持之以恒稳就业。小额信贷贴息贷款316笔14848400元,累计完成小额信贷贴息金额近135155元,一次性交通补贴发放金额1037000元。四是持之以恒抓教育。本年度共资助本地学籍本地户籍五类困难学生(监测户、脱贫户、残疾、低保、特困)1293人,发放资助资金1437250元。本地户籍外地学籍五类困难学生(监测户、脱贫户、残疾、低保、特困)150人,累计发出公函150人次。对中、高考优秀学子、困难学生奖励资助2万元,送教上门学生17人。

(四)聚焦污染防治抓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一是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持续深入推进厕所改革,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避免污水横流的现象,以人居环境“小切口”实现村容村貌大提升,全年完成142户厕所问题整改。二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有力推进。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投身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百合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试点,承办市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制定长效化卫生整治机制,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以点带面推进全镇环境卫生大提升。今年来,全镇各村(社区)常态化实行“一日一保洁,一周一小扫、一月一大扫、一月一评比、一月一督查”的工作机制,争取财政资金70万元建设和美乡村2个,年投入60万元对集镇实行常态化保洁。三是定期联合开展巡河巡林活动,持续巩固和扩大长江“十年禁捕”成效,加大对辖区内库区检查力度,督促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善排污处理措施,杜绝废弃物、粪污乱排乱放,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河道治理等工作,设立森林防火执勤点,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共开展巡河493次,开展巡林活动3万余次。

(五)聚焦粮食安全抓耕地保护,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严格贯彻党中央、省、市、县关于抓好耕地保护工作决策部署,全镇上下联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强力推进耕地保护、耕地恢复工作,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一是抓好耕地保护,2025年非粮化整改7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抓好宅基地审批。对农户建房申请进行研判审批,规范审批117宗建房用地,办理农转用31户,切实保障群众合理建房用地需求。三是抓好粮食安全。粮食事关国计民生,全镇高标准完成粮油生产任务,有序推进3000亩高粱种植项目全流程管理验收,顺利完成2000余亩油菜扩种项目的实地核查与综合验收,油菜产量稳步提升,抢抓冬油菜播种窗口期,通过“政府补贴+技术指导”模式,免费发放优质油菜种子1.5万包、硼肥1.7万包,扩大冬油菜种植面积万余亩,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六)聚焦提质增效抓产业发展,多种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立足本地优势特色,构建了“园区工业引领、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融合”镇域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建设“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推进蓝溪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链条发展,以农业产业融合为核心,实现三产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形成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通过“村集体+农户+学校+游客”的发展模式,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现代农业科普知识、农业知识拓展训练、农耕农事体验提供了高质量平台,目前已接待师生5万余人次,蔬菜加工产业年加工量3000吨,产值1100万元,带动群众每年增收种植收入800万元,并带动周边1000余名老百姓务工增收。江溪口村建设的腊制品加工厂顺利建成并投产,预计年产值500万元,直接带动就近就业20余人。松溪桥村钦军农业年产值500余万元,年产稻谷1100亩,稻谷烘干配套设备年加工2000余吨,促进当地群众务工2000余人次,带动增收200万余元。聚焦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高效发放产业奖补资金90余万元,惠及1661户,立足市场需求,引导发展蓖麻514亩、罗汉果194亩、中药材390亩、百合35亩、苦荞100亩,持续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新增认定县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9家,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七)聚焦重点行业抓社会稳定,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全面加强道路(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全面摸排农用船只,对船只驾驶人员开展安全培训,配齐配强船管员,坚决做到三人以上不开船、不穿救生衣不开船、70岁以上不开船。农村消防结合“万人红袖章 户户大排查”行动开展全面摸排和安全知识宣传,配合相关部门对镇内重点人员上门安装烟感报警器,切实增强群众安全保障。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50余次,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确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二是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枫桥经验”与实际相结合,组织多方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减少和消除辖区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8起,办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47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根基进一步巩固。三是全力抓好宣传防范工作。全年共计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保护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条例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50余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