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井镇2025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14 11:24
2025年,我镇将紧紧围绕建设“魅力凉水井·果蔬特色镇”目标,坚持“一门心思抓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致力打造出产业兴旺、人才汇聚、文化浓郁、生态宜居、组织有力的乡村振兴示范镇。
(一)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聚焦教育帮扶。通过完善6-15岁适龄人口就读信息,制定控辍保学方案,与学校、村(社区)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全镇不能出现一例失学辍学现象,适龄儿童应读尽读,教育补助应补尽补。
2.聚焦住房保障。2025年我镇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坚决杜绝“人住危房、危房住人”的现象。
3.聚焦健康帮扶。严格落实医保参保优惠补贴政策,实现脱贫人口、监测人口参保率达100%,一般农户参保率达95%。脱贫人口和监测户的慢病签约应签尽签、服务不少。每村均有1名以上符合条件的村医,村卫生室运转正常,保障村民常见病看病。
4.聚焦饮水安全。镇村两级均制定安全饮水管护机制、应对季节性缺水的应急预案,并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落实“一帮一”的供水保障。
5.聚焦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常态化搞好松山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日常管理工作,配备4名保洁员,管理小组高效运作,维护公共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常态化开展安全排查和消防演练活动。全镇所有易地搬迁户均与村级合作社实现利益联结,年户均分红不低于100元。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户全部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6.聚焦消费帮扶。在完成消费帮扶专区、专馆采购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帮助本镇农产品销售,团体采购百合村火龙果和钦军农场生态大米,落实消费助农。
(二)压实工作责任,打造干净清爽的人居环境
新的一年,我镇要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严考核、实评比、勤打扫、树标杆”等手段,加强对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考核,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最美村庄(单位、企业)”“美家美妇”“最美庭院”“最美卫生户”及“最美保洁员”评比活动,积极申报“美丽村寨”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项目,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由内而外,由表及里,兼顾“面子”和“里子”,常态化开展“日保洁,周小扫,月大扫”,实实在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农村户厕工作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持之以恒抓好问题厕所整改工作,确保厕所能用好用;二是切实完成当年的改厕任务,确保群众满意;三是健全管护机制,以村为单位培育管护队伍,受理改厕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开展厕所维护,确保厕所正常使用;四是加大卫生厕所宣传引导,落实新建房屋必须改厕的制度要求,根据群众意愿有序推动改厕工作,逐步全面普及农户厕改,确保应改尽改、愿改尽改。
(三)大力发展产业及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助力特色产业加速度。与新阳村镇银行合作,成立乡村振兴产业信用协会,为小农户生产、种植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擦亮果蔬特色品牌,提升“王家岭蛋鸡养殖”“玖虎园生态大米”“兰溪酸菜”“广达水果”“魅力百合·快乐采摘”知名度、美誉度。延伸优势特色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商贸物流等后续产业,培育“尝有机果蔬、游自然风光、享兰溪文化”的特色农旅文化。创立“种养一体化”产业园,推行“蛋鸡养殖—有机化肥—果蔬基地—农产品初加工”模式,在邻近村“1+N”建立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回收点。
(四)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民生福祉获得新提升
凉水井镇倾力抓民生,暖民心,持续改善民生事业,群众满意度持续向好,城镇建设更上品位、更有吸引力。
1.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一楼显眼位置布置为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坚持主要领导带班,值班领导常态化坐班,按照“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人,一句良言暖心,一颗热心服务”为民服务理念,争创“精神面貌一流、工作氛围一流、工作环境一流、工作业绩一流”的工作目标,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化解群众诉求。
2.建设平安型政府。提高思想认识,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时刻绷紧稳定弦,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直面矛盾、正视问题、破解难题,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持全镇大局和谐稳定。
3.建设数字型政府。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村(社区)覆盖,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在中国电信公司的配合下大胆探索,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4.建设生态型政府。聚焦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将农村垃圾彻底清干净、转运走、处理好,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行一日一保洁、一周一小扫、一月一大扫、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检查,大力开展乡村清洁行动,改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人容人貌。
(五)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1.着力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力量,结合农民大学生学历和省民盟组织的启航班积极推动学历提升工作,以人才振兴保障乡村振兴。
2.狠抓干部教育。严格落实党委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旗帜鲜明提出“讲政治、带班子、管队伍、转作风、促发展”党建工作思路,坚持每周干部值班进行“夜学”制度。
3.开展示范创建。围绕集镇中心连片的五个村,创新 “党建联创、产业联盟、环境共美”的发展新格局,打造以刘家坝村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王家岭村“中央循环产业园”、百合村小水果采摘集聚地、云丛洞电商物流中心、凉水井蔬菜种植体验园为产业发展重心的党建示范长廊,实现产业发展共享、党员队伍共建、人居环境共美的良好局面。
4.强化基层治理。建立“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示范岗”的组织网络,以优化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布局为重点,将党员设岗定责、便民事项延伸到团寨、基地、田间地头,推进村级“家门口”服务。积极开展“五个到户”行动,积极探索“五委”共治的发展模式,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微服务”。通过“蓝溪山歌团”志愿服务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故事、清廉文化、反诈宣传等,以山歌为媒介,弘扬正能量,促进乡风文明。
5.筑牢意识形态。健全镇村联动舆情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扎实开展网上舆论环境整治,全镇全年不能出现重大负面舆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凝聚发展力量。
6.深化党风廉政。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清理“责任状”和“一票否决”事项。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督促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积极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三、对县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县政府能为基层政府减轻部分压力,不断深化整治“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优化减少相关同类发文和会议,让基层政府有更充足的时间走出办公室,下到基层一线,发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