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溪镇2024年度工作总结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21 11:10
2024年,五强溪镇党政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发展战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发展环境、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上台阶、创新绩、见成效。现将2024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举旗帜,坚定不移,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五强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狠抓思想政治建设,更加坚定自觉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一是思想根基建设更稳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行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政治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相关会议和讲话精神,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压实党政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执行“三重一大”决策要求,全年就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抓基层党建等重要工作召开党委专题会议20余次。党委中心组学习12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活动20场次,讲授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4次。
二是组织发展步履更坚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力推进镇内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将各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季度基层党建督查指导重点,今年以来,镇党政班子成员兼任支部党建指导员入党支部联系点指导40余次,开展基层党建业务专题培训5次。从严党员发展,认真落实定期考察、政治审查、部门联审等制度机制,全年发展预备党员13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8名,队伍结构优化。加强党内关怀,开展春节、七一走访慰问活动,覆盖6080党员、生活困难党员230人次,“6.22”特大洪涝灾害中,发放防汛救灾专项党费资金50万元用于8个村党支部党群活动中心修缮和233名因灾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慰问。
三是党建引领执行更高效。严格执行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重点工作,高效高质完成。一是发挥“三长制”效力。以片组邻“三长制”为抓手,全镇157名片长、381名组长、587名邻长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畅通群众服务“最后一米”,今年以来,共参与化解了矛盾纠纷200余件,“6.22”洪涝灾害中,组建了20余支志愿队参与全镇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并以“三长制”为基础组建了集镇防灾救援网格,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行动,全镇统筹规划,一村一策制定方案,联村领导包村负责,每月核查村集体经济入账情况。持续发展牛狮坪村葡萄园种植和冷链冻库租赁、唐家坪村富硒水稻规模种植、瓦窑坪村与辰塘溪村黄精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强村富民。以王子山林场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统筹全镇19个村居成立联合社,“抱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发挥组织优势凝聚抗灾救灾合力。6月22日镇内遭受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自然灾害后,52名机关党员干部响应“万名干部下基层 抗灾自救暖民心”行动进村入户,600余名在家党员撸起袖子投入救灾抢险、清淤防疫一线,带领受灾群众开启生产生活恢复自救,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共力,打赢打好了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双战役”。表彰产生廉小菊、谭文江2名县优秀共产党员和荷花坡村党支部1个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乡村振兴成果显著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成果,大力推进产业就业帮扶,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镇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建立了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目前全镇共有脱贫户1310户4208人,监测户166户442人,其中未取消风险监测户105户275人,已取消风险监测户61户167人。今年以来,共核实处理省平台风险预警信息83条,排查辖区内农户7947户,对1746户十二类重点对象“一户一画像”,把基本情况“画清”、把收支细节“画透”、把主要困难“画准”。截至2024年12月,我镇新识别纳入监测户31户70人,做到早发现,早帮扶;通过应帮尽帮,2024年共消除风险8户22人,做到应消尽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持之以恒纵深推进,严格落实“3+1”保障。一是教育保障持续巩固。深入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的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不失学辍学。2024年春季教育资助学生515人351800元;秋季资助507人,资助金额325092。2024年春季雨露计划资助共申报138人次207000元,2024年秋季雨露计划资助共申报120人次180000元。二是基本医疗保障持续巩固。全年完成脱贫户、监测户四类慢病人员签约657人次,监测户脱贫户农合参保率100%,监测对象参保费用按政策标准补贴到位率达100%。三是住房保障持续巩固。五强溪镇现有房屋6846栋。2024年,开展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管巡查1396户,存在安全隐患房屋2户,已落实2024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竣工2户,竣工率100%。四是常态化开展饮水安全保障排查和动态监测,全镇完成饮水安全工程75个,管水员101人。全面提升五强溪镇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供水良性运营。
3、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自6·22洪灾以来,五强溪镇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立足“民生为本”基本理念,在涉及基本民生设施恢复项目上不遗余力。住房保障方面,全力推进因6·22洪灾受损房屋重建工作,共摸底205栋,有其他安全住房且无意愿新建维修的68户,目前已开工恢复建设135户,已竣工134户,受灾群众住房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道路交通方面,截至今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第一批“以奖代补”灾毁公路重建项目共设计312个点施工,总金额885.31万元。已全部完成镇级验收。第二批通组公路“以奖代补”灾毁公路重建项目共设计109个点,总资金267.27万元。目前工程正稳步推进,施工完成37个点,完成施工金额123.09万元,完成率达46.05%。安全饮水、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全镇18个村居因6.22洪灾受损的水源点、管道、拦水坝等安全饮水设施已经全部恢复完成,且完成恢复验收,涉及金额116.54万元。集中连片受损严重的已纳入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5个,面积达1707亩。全面完成7个山塘维修、5个护岸工程、5个灌溉渠道等以奖代补水利工程恢复重建。全镇所有水利水毁工程全部恢复完成,总投入资金287.35万元。重点民生项目方面,全力推动五强溪镇柳林汊水毁基础设施恢复工程(以工代赈项目);五强溪镇大洞溪村、荷花坡村片区公路水毁恢复工程;沅陵县 Y498 壕垭组至牛狮坪公路工程;柳林汊村杨五组至茶叶基地公路工程;常德市帮扶资金项目(柳林汊村组级公路硬化及配套建设);五强溪镇荷花坡村竹子溪公路硬化工程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实施,投入资金达1696万元。
(三)聚力赋能,优化服务,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步提升,低保、五保等弱势群体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
一是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完成养老认证5430人,完成一残二级人员全额代缴186人;完成低保身份人员全额代缴222人;完成医保参保缴费人数18863人,其中享受政府全额资助人员478人,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加强老年优待和留守儿童关爱,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全镇80岁以上高龄老人689名,发放高龄老人补助金13.562万元。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共完成适老化改造100户,适老化改造满意度达100%;着力做好退役军人优待抚恤、涉军维稳工作。享受优抚待遇对象368人,按时足额发放退役军人各类补贴12.14万元,帮扶救助6人。
二是民生事业更有温度。加强脱贫户、监测户发展产业和就业支持力度,积极履行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政策,2024年度完成贴息692笔,极大地推动了脱贫户、监测户产业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及时对接本地企业、合作社等用工需求,常态化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共计为1384人申报务工交通补贴496600元。2024年度,脱贫户监测户务工人数共2236人,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187人。
三是兜底保障更有精度。全年开展低收入群体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走访194户。全镇有城市低保94户115人,农村低保350户594人,农村特困179户181人;孤儿3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人;共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52.4万元,使困难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基本生活有保障。五强溪镇现有持证残疾人1085人,发放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18件,残疾人“两项补贴”补助985人,发放补贴资金28.98万元,申报残疾人产业示范户5户。
(四)树牢理念,统筹兼顾,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以全面同步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确保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环境焕然一新。
强化管护,严守资源红线。常态化开展河道、山林、耕地等生态节点保护巡查,持续开展沅江二级支流天然水域的退捕禁捕工作,设置宣传牌30余块,联合执法部门打击了一部分非法电鱼的渔民,收缴非法捕捞渔网、渔具50余件,劝阻非法钓鱼100余人次,放生非法捕捞野生河鱼200余斤。压紧压实林长、生态护林员职责,全镇共聘任71名生态护林员,紧盯灾害防控,提升管护能力。全面完成复耕任务3400.52亩。完成落实水稻生产1.98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0.67万亩,油菜1.5万亩,粮食面积达4.15万亩。落实耕地抛荒整治任务73亩、受污染耕地治理1340.95亩。全面完成对全镇275个国家监测图斑整改任务,总任务面积达1275.71亩,持续巩固“土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撂荒地”整治成效,守牢资源红线。
强化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落实“门前三包”,农户宅前屋后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对农村垃圾,广泛发动群众科学分类、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增强群众责任意识,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让“村庄清洁日”成为常态。全面完成2024年户厕改造任务60口。完成2024年2个美丽村寨示范创建和100户美丽庭院创建验收。群众建设美好庭院积极性,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舒适感。
(五)着眼全局,建章立制,基层治理扎实有效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持续推进乡村治理示范创建,赋能基层治理有效模式。目前五强溪镇村民委队伍人员配备齐全,村民委作用发挥平稳进行。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以唐家坪村、金银池村按照党建引领、群众主体、数字赋能、协会管理的总体要求,推行"一约三会"乡村治理模式示范创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培育文明和谐新风尚。
2、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持续维护社会稳定。完成“利剑护蕾·雷霆行动”摸底建档363人、开展集中宣传教育5次、入户走访到位,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树立“见义勇为”典型模范。通过宣传和表彰郝世勇等28人在“6.22”特大洪灾中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传递了鼓舞人心的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凝聚干群团结的奋进力量;加大娱乐场所的检查力度,今年来,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对全镇所有酒店、KTV、网吧和会所进行全方面安全排查共计20余次,确保商家进行合法经营和安全经营,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严格落实领导坐班接访制度,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10余次,交办事项70余件。接收网投16件及电话投诉(市长热线)80件,目前已办理完成96件,化解矛盾纠纷37件。禁毒戒毒工作常态化,全年已累计进行了涉毒检测133人次,办理涉毒案件3起,依法打击涉毒贩毒人员3人。同时以村(居)为重点及时更新社区戒毒人员资料,做好社区戒毒人员的风险评估。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全年镇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4次,组织召开全镇安全生产例会12次,安全生产部署会8次,推进会6次。紧盯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深化隐患问题专项整治。共排查治理各类隐患112个,道路安全隐患42处,基础设施隐患21处,消防安全37处,重点部位隐患12处。开展8次安全生产联合排查行动,共排查商户80家,排查违规销售烟花鞭炮12家,收缴烟花鞭炮80余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人。城建监督检查记录20余份,发现非法违法行为3起,立案调查1起,责令停产整顿1起。全年应急处置50余次,出动工具装备500余台件,组织参加应急处置力量约1500余人次。开展安全生产相关业务培训5次,受训人数200余人次。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8场次,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500余次、“村村通”广播宣传600余次、制作墙体彩绘标语30条、印发宣传手册资料5000余份。
汇聚力量,凝聚共识,民主法治扎实推进
五强溪镇全面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坚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快构建法治五强溪、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格局。
一是全力以赴支持人大、政协工作。五强溪镇党委将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深化拓展县人大常委会走访县人大代表,开展座谈,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活动。进一步帮助履行好法定职责,多渠道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提出更多高质量、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健全联系县政协委员工作机制,由县政协主席牵头,邀请本镇县政协委员到镇开展指导座谈1场次,有效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党委书记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由党委书记召集,今年专题召开2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认真研判全镇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厘清工作思路,切实解决好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的风险隐患。围绕全镇中心工作,深入挖掘新闻素材,围绕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平安建设、和美乡镇(村)等领域,积极撰写新闻报道。发布中央、省、市媒体各类稿件70余篇。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三是统筹抓好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习近平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组织工作人员利用赶集日开展以民族政策、民族大团结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全镇19个行政村均建立民族工作责任体制,明确专人负责。
持之以恒,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一是坚持不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能力明显提升。2024年,公务员职级晋升6人,事业编工勤岗位2人晋级,真正做到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同时,强化后备干部培养,储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29人,其他两委后备力量52人。召开五强溪籍优秀经商人才座谈会1次。
二是刀刃向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落实纪委监督责任,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通过与党纪学习教育相结合,召开了警示教育会议3次,通过积极传达各类案例通报,观看《忠诚与背叛》等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覆盖全体干部,累计达4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紧盯干部考勤、节假日“四风”等,全年开展督查检查4次,发放督查通报4期,推进落实“三湘护农”“两带头五整治”等专项活动,突出查处重点,不断提高监督质效。坚决严查收到的问题线索。今年镇纪委办结问题线索7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5人,记过1人,党内警告处分2人。将惠农资金发放作为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点,推进落实核实“互联网+监督”反馈问题数据核实工作,反馈问题数据2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五强溪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刻剖析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差距;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因灾损坏严重,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需持续用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还需妥善解决;干部作风、纠治“四风”还需加大整治。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工作,认真加以解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五强溪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