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沅陵镇人民政府工作总结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23 15:41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沅陵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奋力谱写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沅陵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统筹兼顾、服务大局,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沅陵镇紧紧围绕市委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县委建设六大临港产业链的战略目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以大抓招商为动力,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一)配合重点项目。制定方案,组建专班,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明确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安排骨干精英包保,全力做好实物调查、征地拆迁、环境维护等工作,有效配合了S318沅陵镇至中华书山段扩建、县殡仪馆扩建、城南污水处理厂、人民医院南院、夜港经济带等重点项目。

(二)服务重大活动。做好“凤起高庙 龙腾五溪”2024年怀化传统龙舟赛沅陵赛区的训练管理、观众组织、环境维护等工作,组织辖区15支龙舟队圆满完赛,既赛出风采又赛出成绩。服务《湘女萧萧》剧组返沅工作,保障剧组重走拍摄地和辰州古街电影公映顺利完成。

(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多措并举,通过精准摸排、走访入企、外出招商、广泛宣传等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充分联系对接辖区内企业及本地户籍在外优秀企业家,并实行“一项目一专班”,及时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项目尽快落地。今年我镇成功签约蓝溪口流湍湾农产品加工项目、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生产项目,签约金额达2.4亿元,并全程跟踪做好项目服务,帮助蓝溪口流湍湾农产品加工项目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施工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以蓝溪口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乡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全面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科学规划促融合。协调落仙处、岩板铺等城郊村,协助县自然资源局和技术单位深入一线,开展基础调查和情况摸底,配合完成县城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为城乡融合发展明确路径。二是项目支撑促融合。全年共争取助农项目10个,项目资金712.5万元,有效解决一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为城乡融合发展夯实基础。三是要素互补促融合。依托县城人口红利和消费优势,全力做活城郊休闲经济、生态农业经济,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2024年,蓝溪口村休闲垂钓基地建成运营,并借助举办垂钓比赛、网红打卡宣传等方式成功破圈,运营2个月吸引游客1500人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向家界村整合土地资源,成功打造白岩贡米水稻种植基地,年生产优质大米2万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岩罗村申报中央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厂租赁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二、坚持立足实际、奋力作为,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沅陵镇严格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用力做好民政帮扶。一是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对2428户在保人员、预警对象、突发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排查,核算家庭财产收入,及时动态调整,确保应纳尽纳,全年新纳入低保172户259人,清退低保131户205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577.5 万元。二是临时救助。严格执行救助政策,全年实施临时救助570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05.98万元,发放夏凉被100床、过冬棉被200床、棉大衣150件。三是助残工作。组织开展残疾人换证工作,为30名行动不便对象提供上门鉴定服务。争取残疾人关爱政策,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40户。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01.2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116.5万元。积极申领辅助设施,共申领适配助听器50台、电动轮椅6台、坐便器3台。开展儿童康复性抢救,共救助0-6岁儿童25人次。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申报残疾人自主创业奖励4户。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共安排居家托养40人。四是帮扶特殊群体。对全镇特困供养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共清退20名,及时纳入特困供养对象26名。严格审核高龄补贴,2024年新增补贴对象70人,全年发放高龄补贴68.73万元。关爱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贴27.3万元。五是推动医保缴费。多措并举提高医保参保率,2025年度全镇城乡医保参保57117人,参保率94.377%。

(二)用心做好文化服务。2024年,沅陵镇开展文艺活动28场次,服务群众7万余人次,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送到百姓家门口。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宣讲,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一线宣传阵地,组织镇、村居两级开展全会精神宣讲80余次。协助县委宣传部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全年供稿204篇,其中外宣82篇,不断扩大正面影响。

(三)用情做好退役军人服务。规范建档管理,全镇现有建档立卡4876人,现役军人175人,其中:农村60岁老兵2282人、两参93人、复双5人、退双38人、烈子2人、三属6人、伤残109。落实优抚政策,全年救助困难军人85人,新增申请农村60岁老兵待遇23人,开展“春节”“八一”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落实“一部一站”建设,紧密配合镇武装部工作,全面完成春、秋两季征兵和二次退伍军人返乡安置工作。

三、坚持共建共享、建管并重,城市建设提质焕新。品质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与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沅陵镇始终坚持以县委、县政府对县城区的规划建设思路为主线,着力从城市建设“硬件”“软件”两方面同步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提质建设有进度。为着力解决老旧居民区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镇今年共推动24个老旧提质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建设完成进度达60%。配合县住保中心对好吃巷内的卫生局宿舍、林业局宿舍、农机公司宿舍、供销社宿舍共240户居民住房进行改扩翻,5月份已全面完工。自筹资金12万元维修小区污水管网7处,目前均已完工。二是规划建设严把关。严格开展管理范围内建房初审,联合县职能部门按程序落实建房会审。全年共受理城市规划区内个人建房申请25户。三是问题化解有突破。积极向上汇报、对接电力部门推动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二次供电小区”问题,按照“实施电力项目+受益居民筹资+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方式筹集资金启动“一户一表”改造,目前已完成龙兴花城用电改造项目,惠及居民395户。扎实开展商住楼处遗办证,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县化解办推进太平溶安置区1-4号楼、舒家溶安置区6号楼以及兴业小区、一品楼小区、新警苑小区、阳光幸福里小区的办证和发证工作,切实推动遗留问题化解。

(二)全面推动城市文明创建。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制定和完善《保洁员管理制度》《卫生检查制度》,详细划分保洁员职责范围,落实定期考核制度。督促居民、商户、企业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完善垃圾清运调度机制,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二是提升整治力度。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十乱”现象集中整治,今年累计清理垃圾杂物7000余车、清理牛皮癣8000余处、清除卫生死角500余处,增购电动垃圾车1台,更新垃圾车轮胎327对,配备勾臂车3台、斗车31个、分类垃圾桶30个,规范设置便民服务广告栏2000块,镇域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培训、开放义诊、免费咨询诊疗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认真参与县爱卫办组织的以“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服务活动,今年各社区累计开展健康教育相关活动70余次。

(三)持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一是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两违”管控工作的具体部署,扎实开展辖区范围内违规建设房屋、违章建筑排查及整治行动,今年配合县执法部门拆除违章搭建1处、违章建筑物4处,依法拆除苦藤铺社区五里亭组抢建违章建筑1处。二是认真落实省委巡视交办的房屋调查任务,完成辖区内46栋老房屋户主信息调查,核实27栋房屋“一户一宅”情况和24栋房屋地块信息,为进一步摸清全镇范围内房屋违章违建治理底数提供助力。三是积极配合林业、基本农田保护、文明创建等各项重点工作,规范开展行政执法行动,依法对落仙处村岩子口组村民房屋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叫停并管控,依法处罚农村建房违规占用林地6户,完成凤鸣塔社区一品楼、城西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及值守工作,为推动工作提供强力保障。

四、坚持统筹兼顾、固强补弱,农业农村蓬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沅陵镇立足镇村实际,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稳步发展。

(一)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一是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全年开展多轮次防返贫排查,全面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严格按标准和程序执行监测对象纳入及退出,做好“应纳尽纳、应消尽消”。2024年度新识别监测对象10户27人,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1户29人。二是保障政策落实到位。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高度关注教育补助落实情况,全年实施“雨露计划”人数207人,发放资金310500元。不断强化脱贫户就业帮扶,利用4家就业帮扶车间共吸纳脱贫劳动力人数49人,并帮助外出务工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申请交通补助1804人,发放资金669600元。三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全面推广“一月三会”乡村治理新模式,我镇岩板铺村、蓝溪口村被纳入乡村治理五村联创片区试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模式,大力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防火宣传、村规民约修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红色故事、学好清廉文化,不断深化农村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是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引进优质产业项目,投入840万元移民资金建设向家界光伏发电项目,现已成功并网,即将投入运营。促进要素互通互流,依托县城人口红利和消费优势,全力做活城郊休闲经济、生态农业经济,2024年,蓝溪口村休闲垂钓基地建成运营,运营2个月吸引游客1500人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向家界打造白岩贡米水稻种植基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岩罗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厂租赁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二)农业农村稳步推进。一是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粮食种植宣传,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全镇粮食播种总面积3.05万亩,2024年播种农作物10857.67亩,完成中药材新造任务1659.4亩,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4处,组织15个涉农村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57.8万元保费缴纳,并帮助146户受灾户成功理赔20175元。扎实开展抛荒耕地复耕复种行动,完成7个斑块13.1亩整治任务,超出交办面积6.4亩,并完成“农事直通APP”12个耕地图斑58.15亩的调查核实及销号。二是全面保障农业设施。加强水利设施隐患排查,着力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6万元完成郑家村等6个村居水利设施维护,保障了10个村居3602户14312人饮水及农业用水。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完成补贴27户15.79万元。三是严格落实农林管理。严把村民建房条件关、程序关和建设关,通过联审联办会商充分发挥各行业职能,推动村民建房规范化。2024年共受理建房申请76宗,现场查勘76宗,审批60宗。严管农村“三资”,制定《沅陵镇“五清一治一创”深化清理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驻场检查整治工作方案》,对岩罗村、馒头咀村、岩板铺村进行驻场检查,先后完成15个涉农村居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全面压实护林员巡林责任,进一步强化采伐管理、林业执法、林地保护、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不断提升动防水平。切实提高春秋动物防疫质量,常态化开展动物疫情监测和排查,实现生猪、家禽、肉牛、山羊等畜禽免疫密度100%。加大禁捕退捕宣传和执法力度,全年联合执法部门开展不定期检查20余次,清理渔网2张、销毁““三无”船只7艘,收缴“一人多杆”渔竿31支,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捕捞行为。

(三)人居环境取得成效。一是管评机制更加明晰。加强农村保洁经费保障,筹资30余万元增聘60名保洁员,公路沿线建设40余个垃圾分类亭,不断强化农村环卫力量。全面落实城乡保洁员同考核,考核权限下放村居,实现工资与工作成效挂钩。设立保洁员奖励基金,定期进行表彰,提升工作积极性。二是示范创建更加亮眼。深入实施“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以岩板铺村张家溪组、落仙处村石牌楼组为重点,结合其原有历史风貌及人文故事,打造了古银杏树、酉水放排、观光漫步等多处景观。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申请项目资金40万元在蓝溪口村建设农产品采摘园及系列配套设施,打造城区“半小时生活圈”内休闲娱乐基地。三是结对共建更加高效。为吸纳先进经验,我镇岩板铺村、蓝溪口村、落仙处村3个村与常德市相关村居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结对共建。各村先后成立卫生协会,并集中开展了柴火堆放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禽畜“归圈”试点、微景观打造等行动,2024年3个村共计小花园、小墙绘等微景观58处,建设垃圾分类亭57处、摆放分类垃圾桶400个,村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五、坚持时时警惕、事事担当,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行稳才能致远,沅陵镇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实现沅陵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是严抓责任落实。制定《沅陵镇党政领导干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监督管理职责实施方案》,与水运企业签订《水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书》3份;与工贸企业签订《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12份;与烟花爆竹经营户签订《沅陵县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责任状》38份。二是严打违法行为。联合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13次,检查各类企业631家,督导问题144个,对违规企业或个体给予罚款4480元,整改安全问题隐患219个。三是严禁交通事故。完成246只农用船“一船一档”管理工作,销毁不具备安全条件的船只22只,上岸胶船8只;劝导违法行为10000余次,疏导交通200余次,排查出7处道路(水上)安全隐患,隐患均已消除。四是严查消防隐患。制定《沅陵镇2024年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强化跟踪,经排查发现消防安全隐患315处,其中264处消防隐患已完成整改,剩余51处隐患正在整改中。五是严防未成年人溺水。加强巡逻,镇本级组建由45名退捕渔民组成的防溺水巡逻队,各村居均配备了1名以上防溺水安全员,从5月5日至10月31日开展全天候巡逻,共进行防溺水安全劝导近1000人次,劝阻学生私自下河游泳200余人次。加强执法,对全镇6个游泳池进行安全监管执法,现场交办问题,督促业主落实张贴警示标语、划分深浅水区、配备救生员等责任。加强支撑,镇财政保障防溺水工作经费35万元,在重点水域放置救生杆、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设施100多套。六是严控森林火灾。严格落实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做好用火现场管控。全面消除隐患,对留守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宣教,对坟头墓地周边、林区电网周边、防火隔离带内等重点区域进行预防清理,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加强应急力量建设,组织村居开展应急演练30余次,清点应急物资,及时进行补充。七是严管建筑安全。管控既有房屋安全,对未整改到位的危险房屋设置警示标识,逐栋安排安全员,常态化开展巡逻;积极对接县住建局,及时对疑似房屋进行鉴定,全年共排查出疑似危房70栋,全部进行整改或落实管控措施。管控在建工地安全,坚持落实建房地宅基地现场踏勘,确保不在地质灾害点、高切坡、内涝点等危险区域建房;狠抓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湖南省自建房管理若干规定》,落实技术资质、购买保险等要求;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共培训工匠20名;定期开展工地巡查,严防超层、高面积等问题;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全年共验收村民自建房19栋。八是强化安全教育。印刷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手册30000份、宣传画册30份、宣传标语500块、宣传横幅50幅,宣传扇子3000把,与城区12所学校联合开展了防溺水宣传教育,组织企业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村村响广播循环播放交通安全、森林防火、防溺水等内容,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宣传氛围。

(二)平安建设狠抓不放。一是办理省委巡视信访交办件。全镇共接收省委巡视信访交办件24件,其中牵头办理17件,配合办理7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逐件明确专班办理,党政班子集体审议办理质量,全部件信访件均按时办结。二是化解信访问题。畅通信访渠道,落实坐班制度,共接待群众来访35批93人次,其中群访8批次61人次,个访27批次32人次,90%以上的来访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攻坚历史遗留问题,优选镇、村精干力量,组建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专班,扎根一线全力化解,成功销号了5件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开展网络信访件办理,共接收信访系统交办件35件,其中33件办理满意,2件未评价,满意率为97.06%。

(三)抛荒治理严抓不松。一是治理耕地抛荒。完成786.88亩国家监测流出耕地整改任务,其中就地整改462.93亩,异地补划303.94亩,合法性流出33.79亩,整改完成率101.83%。完成17.1亩上级交办抛荒耕地复种任务。完成12个耕地图斑的调查摸底核实销号。二是防范水旱灾害。争取资金68.5万元,对15个涉农村居水利设施进行维护;积极对接县水利局,借调灌溉设备抗旱救灾,确保农业生产。三是推广农业保险。积极推动参保,实现全镇种植户参保全覆盖。落实保险理赔,2024年有受灾146户,受灾面积134.5亩,我镇协助全部受灾户9月享受了赔付。

    六、坚持强化支持、优化结构,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一)政务公开工作。2024年度,累计公开信息65条,涵盖就业、民生、人事、制度文件等多方面。及时处理信访留言,全年回复信箱留言7条。切实开展保密审核,落实公开信息三审制度,确保涉密信息不外泄。建立政府公开标准目录,进一步明确公开事项范围、标准。扎实开展政务公开日宣传活动,结合文明创建、主题党日活动,向群众宣传政务公开的内容和意义,引导群众主动通过政府网站、村居公示栏获取信息,推动实现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二)财政管理工作。落实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收支报账审核、资金安全管理、账务核算等工作。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成立资金项目验收工作小组,对涉及的各项专项资金、项目资金严格把关。管理涉农补贴,及时开展核对、调整农户补贴信息工作,对全镇因农户变更户主,确保农户补贴资金发放准确无误。

(三)依法行政工作。依法拆除苦藤铺社区五里亭组抢建违章建筑1处,对落仙处村岩子口组村民房屋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叫停并管控,对6户农村建房违规占用林地处罚并缴纳罚金;配合县执法局拆除违章搭建1处、违章建筑物4处。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海事处共同开展对沅水、酉水巡河三十余次,查处多杆垂钓、登船垂钓等违规人员二十余人,收缴鱼竿15支,销毁“三无”船只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