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1 15:27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目标

按照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的原则,打破“基数”,统筹“存量”,引导“增量”,发展“长远”,决定从编制 2025年预算起,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到 2026年初步构建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统筹有力、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统一预算分配权,集中财力办大事,把资金用在民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

二、改革任务

(一)明确预算编制方式

1.坚持以收定支,精准测算财力。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预算安排基本原则,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精准测算年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科学预判上级转移支付,全面管理部门和单位取得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各类资金,实事求是确定财力,合理安排支出预算,不得虚列收入编赤字预算,不得脱离财力可能铺摊子、上项目、出政策。

2.坚持以事定钱,保障大事要事。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

全面清理、评估、调整、取消现行支出政策和无效、低效项目,

围绕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制定本级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

单,确保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得到保障。

3.坚持按序编制,严明支出次序。第一序列编制“三保”支出,保工资支出预算按照工资政策标准和财政供养人数等因素据实编制,单位不得新增安排编外聘用人员,更不得无预算自行招聘。保运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方法编制。保基本民生支出预算按照政策标准、对象数量、支出责任等因素编制。第二序列编制偿债支出,根据债务余额、利率、到期本金等因素据实编制。第三序列编制大事要事支出,强力保障上级重大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第四序列编制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对所有项目逐项审议政策性、必要性、合理性及其开支标准,并结合财力、绩效、轻重缓急等因素综合平衡。第五序列编制其他支出。前序支出没有足额保障的,不得安排后续支出。

(二)加大预算统筹力度

4.统筹专项资金,重构产业项目。把握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等发展大局,坚决杜绝单位各管一块“自留田”现象,全面压减、整合、归并留财政待分配。由单位提方案的产业引导发展专项资金,统一设立县级“一池六库”财政产业引导资金,重点投向产业发展基金、产业链引导、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人才引导、重大项目前期、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资本金等领域。

5.统筹存量资金,做出增量空间。严格清理结余结转,除中

-3-

央明确要求专款专用的经费和按规定保留的财政科研经费外,部

门人员经费、运转经费等基本支出,原则上不予结转;项目支出

当年无需使用的可提前收回预算,确有必要的,原则上最多办理

一次结转,其他结转结余资金全部收回预算,统筹用于“三保”、

偿债和产业引导发展。同时,抢抓政策,调整方式,积极盘活存

量资产、存量资源,促进财政增收。

6.统筹单位资金,实行财力置换。按照“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一个盘子”的原则,单位依托职能和资源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未纳入预算的不得安排支出。单位的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安排,与单位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非税收入相结合,当政府性基金收入或非税收入能够满足需要时,一般不再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同时,加强同类项目年初预算和上级资金的置换,统筹配置政府债券资金,弥补建设缺口。

(三)规范预算执行约束

7.坚持厉行节约,严格过紧日子。按化债方案要求,对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按比例压减。其中, “三公”经费安排“只减不增”,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严格管理委托业务费及信息化建设,大力精简各类节庆论坛活动,审慎安排单位的考察、调研、会议、宣传等专项经费,原则上一律从公用经费开支;培训费原则上只用于经批准后,按规定在辖区内组织的培训,不得组织到辖区外培训,严禁省外培训。

8.强化刚性约束,规范预算执行。严格执行经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4-

展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年中新出台增支政策,原则上通过后安

排至年度预算。单位一般性增支需求,原则上通过调整部门预算

结构解决,特别是在公用经费保障到位情况下,不得再追加工作

运转经费。严禁将人员工资等刚性支出指标调剂至非刚性、非急

需、非重点的支出领域, “三公”经费只能调结构,不得调进调出。

9.加强预算公开,实行阳光预算。按照法律法规等规定,依法主动公开预决算信息,自觉接受监督。要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要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及绩效目标、预算安排情况。要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要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项目预算安排、使用情况等项目信息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

(四)配套预算管理制度

10.明确支出标准,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基本支出标准、项目支出标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资产管理标准为主体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其中,基本支出划分为人员经费支出标准、公用经费支出标准,项目支出划分为特定目标类项目支出标准、其他运转类项目支出标准。结合支出内容属性,进一步细化具体明细项目的支出范围、经济分类科目、主要成本要素等,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分级实施。

11.规范项目单元,实施周期管理。将项目作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预算项目库,入库项目应具备政策依据、实施期限、绩效目标等要素,未入库项目不得安排预算。各部门作为项目管理主体,要提前研究谋划、

-5-

常态化开展项目储备,于下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开始前启动下年度

项目储备工作,加强项目入库、排序、调整、退出全流程管理,对长期未安排预算的项目应定期清理出库,实施进度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的项目应及时调整,并相应调减或取消预算安排。

12.严格投资管理,厘清购买服务。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加强项目资金来源管理,项目决策前,严格审核资金来源,确保覆盖投资规模且合规可行,不得虚列夸大资金来源,不得超出财政承受能力铺排项目。对政府购买服务,严格限制在属于政府职责范围、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的事项,不得将应由部门有能力直接履职的编制经费等事项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不得将工程、服务打包及人员招(聘)用、以劳务派遣方式用工等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不得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养人办事”。

13.健全绩效评价,优化财会监督。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所有检查和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对存在严重问题的政策或项目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推动财会监督与人大审查、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等贯通协调,构建财审联动管理闭环,运用监督结果,对发现问题较多、整改不到位的项目调减或取消预算,对实施效果好、政策作用明显的项目加力保障。

三、改革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零基预算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头号工程”,深刻理解零基预算理念,把实施改革作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动真碰硬勇气狠抓改革措施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建立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工作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财政部门牵头落实,认真研究改革相关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三)强化责任担当。县政府和各部门是零基预算实施主体,要切实转变预算编制和执行理念,加强内部沟通协调,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率,落实落细各项改革任务。县财政部门要加强零基预算改革全过程指导,深入沟通交流,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四)构建长效机制。县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大零基预算改革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财政干部及单位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县财政部门要不断规范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和控制规则,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贯通融合,推动预算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改革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