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7-28 15:04
沅陵县“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
(2020年——2025年)
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一带三园五区五县””战略。创新思路,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和市委、市政府“一带两极”战略布局,谋划了“一带三园五区五县”发展思路。立足大山大水大生态的资源优势,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打造文韵沅陵、水韵沅陵、绿韵沅陵、茶韵沅陵、全景沅陵品牌,目前,我县现有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明村等国字号金字招牌各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拥有国家4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8个,全域旅游扬帆启航。预计截至2020年,共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亿元。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产业发展统揽经济工作”,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发展思路,谋划并强力推进一批旅游项目。坚持了“多规合一”。在《沅陵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调整“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各项相关规划。做到相关规划与旅游规划对接,具体项目与旅游项目融合,力求每项工程成为景观化工程,每个项目成为旅游景点项目,合力打造全域旅游、全景沅陵。制定了奖励办法。并年出台了《沅陵县旅游市场扶持奖励暂行办法》,鼓励投融资多元化,培育市场体系,形成市场倒逼态势,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但是,“十三五”期间我县旅游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建设明显不足,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相对滞后,旅游市场环境有待优化,品牌形象推广需要加强,产销融合发展有待深化,这些问题有待于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加以克服。
二、“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依托沅陵“山、水、文化”优势,按照“一点四线、大酉水战略、全域旅游”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一带”战略,对接张吉怀、长株潭,建设以龙兴讲寺、凤凰山、借母溪、黔中郡、二酉山、酉水画廊为主的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深化旅游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将沅陵旅游融入张家界、吉首、怀化等大湘西旅游经济圈,以及张崀桂山水民族风情旅游走廊,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复合型转变,打造精品旅游知名县、全省旅游经济强县。
三、“十四五”旅游业工作目标
1、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围绕建成全域旅游名县“一大目标”,积极对接打造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发展张家界南线旅游“两大战略”,着力打造文韵、绿韵、茶韵、水韵“四张名片”,重点建设凤滩电站4A级旅游景区、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河谷旅游度假区、胡家溪土家民俗风情古寨、二酉山旅游景区、龙兴讲寺历史文化古街区、湖南·辰龙关旅游度假区和沅陵五溪湖“八大景区”,实施建设精品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宣传营销、提高经营水平、实行融合发展“五大举措”,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力争到2025年,入境旅游者达到6万人次,旅游总人数达到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亿元以上。
2、提升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进一步完善县域旅游服务接待配套设施建设,如:县城游客集散中心和洪水坪等二级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全方位、多行业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突出提升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信息化运营中心、高端旅游酒店、自驾游接待中心等服务设施。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培育新型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业带动能力。
3、健全旅游交通网络
根据旅游发展需要,加强旅游交通网络规划,建设舒适、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做好景区道路与高速公路、码头及国省干线公路的合理对接,加快改善旅游组团内交通条件,积极推进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旅游通道,加强道路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加快连接周边县市公路的提质改造,积极融入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如:“沅澧山水”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S313古丈罗依溪至沅陵凤滩段公路、借母溪景区3条公路提质改造、五溪湖南北两条公路和客运码头等。
4、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建设和完善景区道路和游客接待中心、环保餐饮、安全饮水、游道休憩、标识标牌、步行道、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安全防护、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景区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善景区导览系统与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形成“治、建、管、控”综合管理格局,维护好自然风景区的自然性、完整性和多样性。
四、保障体系
1、政策保障
深入贯彻实施《旅游法》,制定并实施《沅陵县<旅游法>办法》,全面提升依法治旅和依法兴旅水平。出台《沅陵县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的意见》,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加大投融资、用地、宣传推广等方面政策扶持,设立旅游奖励基金,优化投资环境。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2、规划引领
依据《旅游法》规定和《沅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编制、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村镇规划。
3、资金投入
县级财政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市场宣传促销、市场监管、旅游信息化等工作。整合各部门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支持旅游企业申报中央、省级财政相关项目专项资金。加强旅游与金融行业的合作,鼓励支持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
4、公共服务
建立完善全县旅游信息咨询、安全保障、交通便捷、便民惠民、行政五大服务体系。建立沅陵旅游公共宣传平台和营销平台,完善旅游公益宣传机制,沅陵电视台、红网沅陵新闻网、沅陵政府网等县内主流媒体免费设置旅游公益宣传栏目。建设完善县级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交通引导标识。进一步推进游客中心规范化、旅游厕所标准化和停车场、汽车营地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气象通信网络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着力建设智慧旅游城镇、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
5、队伍建设
抓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契机,加强旅游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与旅游职业院校的合作。大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分类培训,加强旅游职业经理人培训,健全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推出旅游领军人物,主要包括旅游学术带头人、旅游企业家、旅游宣传策划人才等。
沅陵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二○二0年七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