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审计局2023年工作思路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1-11 09:28
2023年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关注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十大产业项目,研究审计计划,开展审计监督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充分发挥经济“免疫系统”功能,为沅陵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贯穿一条主线。
坚持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条主线,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个中心,牢牢把握政治机关这个根本定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发挥审计服务“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战略的职能作用。
2、坚持两个导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把握经济监督这个基本定位,紧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开展审计,以过硬的审计成果展现审计工作的专业性。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对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研究型审计”建设。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的深入研究,深化审计计划源头管理,确保审计计划充分体现党委政府的意图;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入研究,增强审计成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3、把握三个关系。
一是既要依法审计又要实事求是。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同时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求真务实,全面辩证地看待审计事项,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二是既要全面覆盖又要突出重点。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确保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同时突出审计重点,不断深化财政预算审计、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巩固提高政府投资审计、突出搞好专项资金审计,实现数量与质量相统一。
三是既要“治已病”又要“防未病”。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审计理念、思路、方法、机制创新,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同时,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提出治本之策,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4、关注四大重点。
一是关注“政策”。关注中央和省级重大政策措施、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围绕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落实落地情况加大审计力度,监督检查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二是关注“绩效”。牢固树立绩效审计的理念,注重反映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管理使用、投资运营及配置使用的绩效,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推动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三是关注“安全”。当好经济安全的“守护者”,把揭示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地理位置,关注政府性债务管理、企业经营投资、融资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财政投资安全、透明、高效管理和使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关注“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关注各项民生政策的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促进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持续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审计力度。
5、谋划五大工作。
(1)讨论研究202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一是以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推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谋划好财政审计。
二是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协商,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谋划好经济责任审计。
三是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五个方面工作”、完善制度,推动《沅陵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实施办法》出台,谋划好政府投资审计。
四是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围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谋划好专项审计。
五是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聚焦惠农政策落实和涉农资金安全绩效,围绕农业农村相关专项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谋划好乡村振兴审计。
六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开展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七是以推动国企改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谋划好企业审计。
八是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目标,积极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开展落实跟踪审计。
(2)进一步强化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
一是明确审计整改工作责任,被审计单位履行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是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履行审计整改的监督管理责任;审计机关履行审计整改的督促指导责任。
二是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提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标准统一的整改要求;涉及体制机制或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研究改进。加强审计整改信息化建设,采取网上追踪和现场检查相结合、对账销号等方式,推动提升整改效果。
三是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完善财政和审计联动配套实施细则,出台覆盖财政和审计联动全流程的操作手册,提升财政和审计联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四是推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推动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五是审计机关内部强化审计整改结果检查。把审计整改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完善整改制度,落实整改责任。
(3)努力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提升审计形象。
一是要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切实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积极开展机关支部活动、组织工会活动,把政治教育和身心运动结合起来,让审计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学习、生活。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掘审计工作亮点,以典型事例赢得上级领导、社会大众的知晓和肯定,扩大审计知名度,审计机关内部要重视宣传工作,加强信息写作,把信息写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规定每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必须要完成一篇信息任务。要积极挖掘审计成果,推广审计经验,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审计信息,及时推介出去。
三是扩大审计公开范围,在不涉及国家秘密、部门秘密或商业秘密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审计公开范围,让社会知晓审计监督。
(4)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积极打造精品项目。
一是创新审计组织方式。转变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集中优势力量打好歼灭战;对县委县政府临时交办、时效性强的任务,快速集合力量打好闪击战;对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善于坚守阵地,打好持久战。
二是优化审计流程管理。在开展试审或审前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厘清各环节质量控制责任,提高复核审理效率,更好服务审计业务开展。
三是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现场审计管理,压实各环节质量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加强现场审计时限控制。充分发挥审理工作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业务会议制度,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事实清、证据实、定性准、处理适当,积极打造优秀精品审计项目。
四是加强审计结果开发利用。提炼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审计卖报、审计要情等形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和审计整改情况公告力度。积极移送审计查出违纪问题线索。
(5)切实培育审计力量,防范审计干部“青黄不接”。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内部培训,每年必须留足1个月的时间开展审计业务培训,在培训中注重实效。外部培训,鼓励年轻的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或审计厅组织的业务知识学习,或参与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大型审计项目。实战培训,平时在开展审计业务中,采取以审代训等方式,强化实战训练,不断提升审计干部的业务水平、专业素养。
二是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形成惯例,落实优惠制度,请那些业务精、作风实、政治素质高的老一辈业务骨干带一个年轻的审计人员,以师傅教学的方式开展审计业务工作。
三是多汇报,积极争取县委支持,通过考录、调任、聘任、遴选、选调等形式,引进新鲜血液。
沅陵县审计局
2023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