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农业农村局2025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09 16:54

2025年,沅陵县农业农村局将围绕种养规模化、种子良种化、耕作机械化、肥料有机化、防控生态化、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思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防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农村增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种养规模化

1.大力发展种植业,加大对种植大户的培育力度。首先要保证主要粮油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单产提升,搞好稻油轮作,粮食播种面积应稳定在66.3万亩以上,粮食总产在25.6万吨以上,油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9-30万亩之间,总产稳定在3.2万吨左右,通过推广良种良法达到逐年提高总产目的,实现国家粮油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其次是利用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优质粮油,达力推广高档优质稻和“三高两低”油菜。再次还是利用耕地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经济作物,如订单式蔬菜生产加工、黄桃、翠玉梨等高商品性作物,达到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加大对种植大户的培育力度,力争培育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65家,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0家;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种植油菜面积达23万亩以上,建设万亩油菜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片6个;高粱种植面积达2.6万亩以上,羊肚菌种植面积达2500亩以上;大棚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

2.稳定养殖发展规模。稳住生猪、山羊、家禽养殖规模,扩大肉牛、水产和规模化养鱼的生产规模。稳定全县生猪、羊存栏分别达18万头和16万头,家禽存栏150万羽。培育畜禽养规模养殖场150家以上,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5家,年饲养10万羽以上的家禽养殖合作社4家。进一步发展水产品生态养殖,培育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

二、种子良种化

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间地头。力争2025年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14个以上,杂交玉米新品种10个以上,油菜品种14个以上,主推各类农业生产技术9项以上。开展水稻、玉米、油菜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百亩)3个、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百亩)3个,油菜新品种示范基地(百亩)2个,集中技术力量,统一栽培管理,比较各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进行推广,确保用种安全,降低种植风险,让农民种好粮、产好油。

三、耕作机械化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其中: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1.73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1.47万亩,投融资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0.8万亩。基本实现路相连,沟相通,旱能灌,涝能排,让百姓有好田种。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优化结构对大中型拖拉机和高性能农机逐步加大引进,对报废、灭失和长期脱检拖拉机专项清查并实施注销登记。力争农机总动力达50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机耕水平达到100%,机插水平为50%,机收水平稳定在75%以上。提高农业耕作机械化率,实现机耕、机种、机收全套作业,减少劳力强度,提升劳动效率。

四、防控生态化

加大推进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和综合防控技术力度。立足化学农药减量,分区域、分作物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和技术应用规程,加速集成推广应用。优化作物布局,因地制宜推广抗性品种、健身栽培、轮作倒茬、深耕除草、田埂种豆等农艺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流行。推广应用天敌昆虫、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发酵生物农药,逐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强度。采用灯诱、性诱、色诱、食诱、花香诱等诱集技术,推广地膜覆盖除草、防虫网避害探索稻鸭稻鱼共育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力争建立5个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0.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5万亩以上。建立4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示范面积达0.1万亩,辐射带动周边0.8万亩以上。建立5个油菜绿色防控和单产提升示范区,示范面积0.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5万亩以上。全年农作物绿色防控总面积达70万亩,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2%,主要粮食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5%。

五、肥料有机化

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坚持作物有机碳营养与矿质营养并重,按照“精、调、改、替、提、带、集”的技术路径,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通过种养结合调优结构、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地力提升和技术集成,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大力推广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技术。重点在蔬菜、水果、茶叶等高效经济作物上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做到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力争全县全年秸秆还田量达20万吨,还田率60%,还田32万亩。加快推进畜禽粪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和农牧循环、沼气利用、有机肥加工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措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5年力争完善97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设25家粪肥还田基地。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达到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县畜禽养殖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模式加速普及,示范基地耕地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粪肥还田利用的渠道畅通,粪肥替代化肥比例2025年达到30%以上。

六、产品商品化

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优质种苗、优质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各类加工产品,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建立了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相关产业。通过企业加工农业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力争在2025年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0家,其中省级9家,市级31家,农产品加工现价产值达170.25亿元,营业收入达149.84亿元。积极培育品牌。加大公共区域品牌的培育与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全方位提升经营效益,充分释放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力争全县保有国家地理标识产品3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0个以上,绿色食品企业16家以上。

2025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立足沅陵农业资源,激活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让沅陵人民吃好粮、让种田人有钱赚,让沅陵人民饭碗中装着沅陵种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