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8-08 11:12

沅陵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

县农业农村局

20226月)

今年以来,沅陵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有关要求,坚守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三农”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守粮食安全底线

全力推进春耕生产,坚决完成粮食“双稳”任务。一是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为圆满完成我县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6.6万亩(其中水稻面积41.9万亩、旱粮面积24.7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5.3万吨的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沅陵县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狠抓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水稻育秧及栽插41万亩,旱粮播种22.1万亩,其中玉米13.9万亩,大豆3.95万亩,其他4.2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播种面积1.05万亩。二是办点示范带动到位。通过办点示范,既可集中推广集成技术、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改善水稻品质,又能增加单产,提高种植效益。三是技术服务支持到位。指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地进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大豆玉米间作套作种植11000同时,成立4个无人机飞防队伍,在集中连片区域开展统防统治。检修各类农药机械2.1万台,促销35吨春耕急需柴油,有力保障农机作业需求。全县12家农机销售维修网点已组织调进各类农机具1100台,做好市场供应。四是农资供应监管到位。截至目前,我县检查种子经营门店127家,涉及品种270余个;检查农药经营门店120余家,涉及农药产品380余个,核查农药标签380余张;检查化肥经营门店134家,涉及产品160余个;检查兽药经营门店85家,涉及兽药产品260余个;检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门店95家,涉及产品130余个;检查规模养殖场36家,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检查农机经营门店、农机合作社33余家。下达书面《责令改正通知书》16份,立案查处3起(其中无证经营农药案件1起、经营饲料添加剂案件1起、未按规定保存养殖档案案件1起)。

二、推进耕地抛荒治理

进一步查清全县耕地抛荒情况,全面落实复垦种植措施,建立健全耕地抛荒监管长效机制,做到“宜水稻则水稻、宜旱粮则旱粮、宜经作则经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县耕地抛荒整治任务为42512.04亩,2021年已完成复耕面积22730.31亩。按照上级要求,今年必须完成剩余的19781.73亩。截至目前已完成复耕治理面积18491.83亩,其中水稻6472.65亩,旱粮8914.48亩,其他作物3104.7亩。

三、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探索制定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氮肥推荐定额用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科学施肥技术指导与服务,健全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责任体系,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确保减量化取得实效。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全县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67.9万亩次,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04%。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建设,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肥等技术措施,创建了2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累计示范面积2900亩。

四、持续巩固长江禁捕退捕工作

先后出台了《沅陵县退捕渔民识别工作方案》和《沅陵县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县、乡、村全面宣传发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禁捕退捕工作。抽调150余骨干力量,组成攻坚专班,现场集中清收船、网,签订退捕协议。将禁捕工作纳入了县委、县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实现常态长效。

五、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调整并充实了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实行集中办公。下发《沅陵县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沅陵县示范推进“美丽村寨”建设实施方案》和《沅陵县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整合县财政涉农资金近亿元开展治垃圾、治水、治厕、治房、治风“五治”行动,积极争取7600万元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贷款和200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项目资金,将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纳入政府专项债和PP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近2000万元示范创建100个美丽村寨,坚持就地就近取材,充分利用本地竹木、土砖、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分类“打擂台”,前三季度实行“一月一督导,一季一考评”,第四季度实行每月考评,分类评出“九佳九差乡镇”和“九佳九佳村居”。共清理垃圾池456个、垃圾桶5315个、垃圾堆放点2631个、村内水塘365口、村内沟渠85公里、生活垃圾32968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8357吨,完善农村卫生厕所3251口,拆除危旧房389栋、废弃棚舍652间、乱搭乱建832处,编制竹篱笆9277米。

积极探索了梳理式改造“七步工作法”:一是“梳理”山水,让生态更美。二是“梳理”村庄,让环境更优。三是“梳理”设施,让功能更全。四是“梳理”田园,让产业更旺。五是“梳理”乡风,让乡愁更浓精心规划显特色。六是“梳理”民心,让治理更准。七是“梳理”队伍,让组织更强党员模范树先锋。

六、扎实开展高标农田建设

我县7300万元集中建设项目于421日完成了规划设计单位的招投标工作,确定了中标单位,422日至510日,进行项目选址和现场规划设计。69日至11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开展了沅陵县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原则通过了规划设计文本,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

七、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全县完成21个乡镇(含太常、深溪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调查实测地块面积 645165.81亩,其中承包地块面积626325.40亩,非承包地块面积18840.40亩;调查实测地块数量811663块,其中承包地地块800379块,非承包地地块11284块;已颁发证书123799户;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完成成员身份认定及选举工作。全县共确定成员身份54.59万人,涉及农户12万户(农村实际户数)。全县386个村全部选举产生了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依法依规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二是开展赋码申请及证照发放。完成了350个村的赋码登记、审核、打证,并订制镜框350套下发各村。计划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及证书发放工作。三是根据2019年资产现状和年底资产负债,完成了2018-2019年清产核资工作。四是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挂牌工作;农村土地流转及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已完成耕地流转面积11.39万亩,其中稻田流转面积9.13万亩,旱地流转面积2.26万亩。全县到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办理完成流转面积共计10586.44亩,流出方户数计2448户。目前全县通过用经营权抵押贷款申请办理登记累计达6100万元,抵押土地经营权约1.7万亩,其中开展8宗抵押贷款展期。

八、立足本职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加强领导,组织开展生产自救。一是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当前的防汛抗灾工作,把防汛抗灾当作当前的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6.2日上午,县农业农村局召开班子成员会,及时成立了农业防汛抗灾指导服务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分赴各官庄、五强溪、筲箕湾等乡镇指导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全力抗灾自救。63日至65日组织农业防汛抗灾指导服务组赴相关受灾严重地区调查核实农业受灾及设施损毁情况,动员和组织农户,特别是种大户做好生产设施检修加固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做好田间排水和生产自救工作。二是强化指导服务。组织本局农业技术专家,编写了《水稻大田涝后补救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秧苗涝后补救措施》《蔬菜园艺抗灾复产管理措施》等技术措施,下发至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农业防汛抗灾指导服务组分三组下到乡镇,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性指导。

九、抓好党的建设

抓学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抓党组理论学习。局党组每月按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升班子政治素养,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抓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办事履职能力。抓活动载体,提升良好的机关形象。局机关派出25名党员干部职工深入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开展排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进网格入巷道开展卫生清扫、牛皮癣清除,参加文明交通行志愿服务等活动。

十、存在的困难

由于我局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划转过来不少新的职能,如水利局小农水建设、自然资源局农村宅基地管理、原农开办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改住建等部分职能,使得原本较为突出的人才队伍和经费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一是人员老化严重缺乏年轻力量。两次机构改革没有新增人员,目前我局50岁以上占一半以上,而应该作为中坚力量的20-40岁人员只有11人,且只有4人在岗,7人抽调至指挥部工作。经统计,目前事业编制空编42个。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我局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原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业人员,技术岗位也都是农艺师,根本无法履行新划转进来的许多工作职能。三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机构改革后,随着职能增多,我局的预算工作经费没有得到任何增加,应付日常开支都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十一、下半年工作计划

1.抓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一主两辅”(茶叶、油茶、生猪)产业发展为依托,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在20228月以前完成工程招标投标,910日前全面开工,12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3.完成今年“二季度人居环境擂台赛”,农村卫生厕所新(改)建任务。

4.全面完成耕地抛荒整治工作任务。

    5.积极向上级汇报对接,争取农业抗灾救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