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总结和及2022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2-07 17:02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的目标,立足县情实际,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

(一)大宗农产品生产任务全面完成

全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6万亩,其中水稻41.9万亩,旱杂粮24.7万亩(玉米14.0万亩、大豆4.2万亩、薯类4.6万亩、苦荞1.4万亩、高粱1万亩,其他0.5万亩);秋冬种油菜25.5万亩,绿肥12.5万亩,蔬菜2.4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0&。预计全年粮食产量25万吨。生猪存栏20.11万头,完成任务数的99.3%。全县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2家,还有2家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的养殖场启动建设。12月底前,可全面完成今年20.25万头的任务;牛、羊存栏分别达1.5万头和16万头,家禽存栏150万羽;受网箱上岸影响,水产品起水量2万吨。全县有畜禽养规模养殖场 205个,年饲养10万羽以上的家禽养殖合作社达4家。辉佳渔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流水养殖基地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预计养殖业产值达11亿元。

(二)经济考核指标任务基本完成

按照县委县政府“保四增三”的工作目标,我局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强化每月与市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统计局等市县部门的汇报、对接,今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GDP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项指标达到全市增速目标。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给我局下达的任务是21.1亿元,已经完成了22.35亿元,超过工作任务1.2亿元。

(三)农业产业振兴全面启动

1.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全县茶园面积达16.8万亩,年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22亿元;良种油茶4.4万亩,低产老油茶林改造3.3万亩。年产茶油540吨,产值1.54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8.6万亩,其中黄柏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

2.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县有龙头企业2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98家,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104家;星级农庄6家。

3.特色产业园不断涌现。共申报2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正在争取申报1家非“一特两辅”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完成2020年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沅陵县山峰茶业有限公司碣滩茶特色产业园的验收。

4.品牌影响不断扩大。全县现有全国农业区域品牌1个,“二品一标”产品30个,其中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2家产品17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11家13个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授权使用单位31家;建成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企业3家。2021年荣获“一县一特”优秀品牌、“湖南气候好产品”称号,;被评为“百县、百茶、百人”先进县;沅陵碣滩茶成为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指定绿茶国礼茶。

(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1.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今年建设任务是4万亩。上级补助资金6238万元,其中,项目资金6198万元,2020年水毁资金32万元,农田管护费8万元。目前,项目各标段已陆续开工建设,今年可完成总工程量的75%以上。

2.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升。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达133479台套、471486千瓦,比上年增加6968千瓦,增长速度为1.5%。全县机械耕整面积61.25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7.45千公顷,机播机插面积完成13.83千公顷。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95%,比去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3.测土配方技术全面推广。今年对全县21个乡(镇)和2个便民服务中心,共369个行政村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1万亩,覆盖农户10万户,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覆盖率达90%以上。

4.大力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明确51个手续齐全的规模畜禽养殖场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单位,其中已经完成建设39家,并通过验收26家。实施建设10个田间储粪棚项目,已完成建设6间。同时,加强对已享受过项目资金的养殖场(小区)的督导检查,督促其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完善。

5.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初步建成。共采录企业 32 家,赋码产品 41 个产品,其中 27 个产品已将“身份证”二维码直接印制或加贴在包装物上入市流通。农产品安全检测任务圆满完成。完成农产品定性检测任务2000批次,农残合格率达98%以上;完成果、蔬农残定量分析250批次(其中风险监测54批次);完成水稻等谷物类农产品重金属定量分析300批次样品的前期处制。

(五)科技兴农行动持续深入开展

圆满完成我县2021年农技特岗定向培养招录工作。2021年省里下达我县的农技特岗定向培养招生计划23名,其中本科5名,专科18名。现已全部完成录取任务。深入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聘请省市专家讲授果树栽培,流水养殖、药材种植与茶叶技术栽培等业务培训。在全县各乡镇集中培训30多次,共发放资料18万份,培训人员3700多人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示范。重点推广示范了兆优5431、兆优5455、晶两优534、泰优959、农香42等品种。全县高档优质稻面积达到了5.01万亩,带动发展中高档优质稻32万亩以上,全面改善了稻谷品质。全力发展特色旱杂粮生产,开发了高蛋白大豆、小籽花生、菜用加工甘薯、菜用马铃薯、小宗杂豆、甜糯玉米、酿酒高粱等特色旱杂粮油2万亩以上;创建了2个千亩优质稻示范片,1个千亩高粱示范片。

(六)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取得成效

1.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加强对草地贪夜蛾、二化螟、“两迁”害虫、稻水象甲、稻瘟病等重大植物病虫害防控。坚持治早治小、全力扑杀的原则,提早做好了防控物资准备,加密增设测报网点,实现了性诱监测点乡镇全覆盖、玉米主产村全覆盖。同时,全面推广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粮食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2.4%。

2.盯住关键环节,有效开展非洲猪瘟疫病防控。一是加强生猪调运环节的监管。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为期3个月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调入(调出)车辆数 52辆,生猪2415头,未发现违规调入(调出)车辆。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全县共投入资金126万元,采购消毒药物45吨,组织全县畜禽养殖场(户)、生猪屠宰场(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及收集储存转运中心、畜禽交易市场、临时检查站和畜禽及畜禽产品运输车辆开展“大清洗、大消毒”,清洗消毒面积达350万平方米。

(七)禁捕退捕守护沅江绿水清波

1,筑牢新闻媒体宣传阵地。创建了“沅陵禁捕”公众号。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阵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湖南省公安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违法犯罪的通告》《沅水流域沅陵县十年禁捕通告》等法律法规。全年发放宣传资料、张贴禁捕退捕宣传标语26000余份,悬挂横幅300余条,进一步增强了全县禁捕退步的宣传氛围。

2.构建有力联合打击体系。一是牵头开展了“洞庭清波”专项整治行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门按照“每月一次、一次三天”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全县开展联合巡逻130余次,参加执法人员3949人次,动用水上执法船艇200艘次,水上巡逻达5839公里,执法车辆250车次,陆上巡逻达3500公里。共查处非法捕捞涉案16起,立案11起。收缴网具500余公斤,虾笼3820余个,地笼35副,拆毁抬网2副,迷魂阵4副。二是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设置公开举报电话,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通道。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三是启动“智慧渔政”建设。投入505.66万元,新建41个前端监控点位和总监控室,计划于12月初建成并投入使用,将覆盖全县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

3.建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划片包干、定人定岗、各负其责”的要求,将全县3079.33公里禁捕水域划分为569个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每段水域由所在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每个网格明确了网格警长、乡镇总护渔长、驻村乡镇领导、村护渔长和护渔员。同时组织成立了“沅陵县护渔志愿大队”,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大队长,下设六个分队,实行县、乡(镇)、村领导三级护渔、三级联动。

4.积极探索转产新路。组织召开招聘会5场,点对点服务203人次,组织禁捕退捕渔民培训86人次,截至目前,实现就业405人,退捕渔民中有就业意愿人员就业率为100%。积极探索渔业龙头企业带动退捕渔民共同致富新路子,沅陵县鱼翔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发起的鱼翔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带动20多户网箱上岸户,转型发展新型渔业。

(八)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一是创建并授牌43个省、市、县级美丽乡村,其中官庄镇界亭驿村被授予省级精品乡村;官庄镇沐濯铺村、老街村,借母溪乡借母溪村被授予省级美丽乡村;舒家溪村、夸父山村、大桥村、陈家溪村等7个村被授予市级美丽乡村。二是完成了官庄镇31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和8个乡镇159个行政村的前期调研。启动了沅陵县城乡污水一体化及配套设施PPP项目和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二酉乡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完成改(新建)农村户厕10200户,建设农村公厕2座;完成5公里水系绿化,96公里道路绿化,12.5公里绿道网络维护,8个乡镇街道绿化,15个乡镇休闲公园建设,160个村庄休闲绿地建设和103个村庄林木绿化。

(九)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1.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全县已完成耕地流转面积15.08万亩,其中稻田流转面积9.03万亩,旱地流转面积6.05万亩。全县到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办理完成流转面积共计13.4万亩,流出方户数计2368户。

2.全面完成土地确权。我县“二轮”承包耕地面积42万亩,国土二调面积62万亩,应确权面积62万亩,应确权农户数13.7万户。目前,全县共完成测绘面积64万亩,占二轮承包耕地面积120%,完成合同签订13.7万户,确权颁证面积62万亩,颁证户数13.7万户,完成率100%,数据资料和档案全部入馆。

3.农村宅基地管理日趋规范。指导各乡镇建立联审联办办公室,开展联审联工作;配齐村级协管员,建立村协管员制度,明确了协管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巡查制度,定期开展农村建房工作动态巡查,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县共审批宅基地1020宗、148163.74平方米,发放宅基地批准书1007本,乡村规划许可证981本。

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完成全县386个村2020年度的清产核资,14个村进行股权量化资料录入全国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系统。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换届及更换情况摸底工作,打印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变更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正副本,与银行部门配合开始村集体经济法人印鉴的更换工作。

(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1.大力开展农业法制宣传培训。针对“非瘟防控”“草地贪夜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积极开展“送法下乡”“农资打假”等宣传活动。全年共张贴标语1000多张,挂横幅1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8000多份,接受农民咨询4000余人次。

2.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效显著。全年共开展执法检查73轮次,出动检查人员1200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店共155家,检查农药产品1700余个,核查农药标签780张;检查种子经营店168家,检查品种320种;检查化肥经营店164家,检查品种164个次;检查兽药经营店85家,检查兽药品种862个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查经营店105家。检查饲料品种173个;检查规模养殖场106家,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26家,检查超市、批发市场4轮次,15家。农业执法共责令整改80次,立案查处22起,结案14起,罚款共计32000多元,移交司法机关5起,另对3起不规范的农药经营行为进行了当场处罚。直接挽回群众经济损失5万元,有力地维护农业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十一)党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夯实

1.狠抓学习教育。局党组始终把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当作一条主线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局党组每月集中组织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确保了上下同题,学习同步;坚持开展“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建立奖惩办法,鼓励全体干部职工每天自学必须达30分以上;积极参加怀化市委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对所发的“四本书”开展自学,要求学习有记录、有心得、留痕迹。

2.狠抓风建设。严格执行《沅陵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沅农字〔2020〕11号),每月进行考勤,年终考核兑现。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我局机关4个党支部已较好地落实了相关制度。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党费缴纳工作。今年预备党员转正1名,培养发展对象1名,全年党费全部收缴入库。

3.狠抓活动开展。开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活动,局领导联社区、党员干部进网格入巷道开展“整治脏乱差”卫生清扫、牛皮癣清除,在辰州大道十字路口开展文明交通行志愿服务等活动;“五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前往红色基地官庄镇--辰龙关开展党史学习现场实践活动,体念当年红军的艰苦岁月;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故事我来讲”诵读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群体性拔河比赛、“红歌大合唱”等系列活动,组织召开局属10个支部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为荣获“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集体颁发纪念章,开展走访慰问“6080”和生活困难党员。通过系列活动。                                                                                                                                                                                                                                                                                                                                                                                                                                                                                                                                                                                                                                                                                                                                                                                                                                                                                                                                                                                                                                                                                                                                                                                                                                                                                                                                                                                                                                                                                                                                                                                                                                                                    

4.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按照《中共沅陵县委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责任清单》要求,局党组认真组织学习,细化工作要求,明确班子成员工作责任,根据分管工作对应相关联系单位(股室),并签订了责任状,切实增强了全局上下的“四个意识”,做到了“两个维护”。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过去一年,虽然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少,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仍旧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结构单一产出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我县农业基本上还是传统农业,以种植为主,结构较为单一,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二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受地方财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多年来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是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直接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有收无收在于天,多收少收在于地”,是农业产业的现实写照,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三是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匮乏,农业发展速度不快。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基本都是农村居民,农村外出人员90%都是青壮年劳动力。特别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县内乃至省内的经济发展都不是很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呈聚集扩大趋势,外出务工人数持续增加。以至于当年我县耕地抛荒情况越来越严重,使得农业发展更加迟缓。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全县粮食生产播面稳定在66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5万吨。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广优种、优法,促进生产集约化发展,确保粮食、油料、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增产增收。继续抓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利用项目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二)加大力度调整农业结构。着眼于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2022年,计划开发新造和品改低效老茶园4万亩,重点打造精品茶园20个,新建2条精制茶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10个名优茶标准化初制厂。大力发展中药材,开发2000亩黄柏、1000亩黄精生态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319国道沿线1万亩有机高粱原料基地和1万亩有机小麦酒曲原料基地。

(三)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加强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4万亩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按期启动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使农民享受高效便捷的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体验服务。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培育经营主体,培育3家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省级联合体2家。充分发挥龙头农业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培育和完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五)强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紧紧围绕着县委县政府打造“百亿茶酒”产业的目标,加强“沅陵酱酒”的品牌推介,努力打造“沅陵酱酒”中国驰名品牌、湖南白酒行业前三强行列;积极开展“碣滩茶”8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超市”“进茶馆”“进宾馆”“进餐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我县等“沅字号”名优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绿色高效、农技农机结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抓好农业机械化和集中育秧两个关键环节,推动我县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补齐水稻生产播栽环节机械化短板。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全力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围绕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

(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实现粮食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5%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4%以上。加快实施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积极争取新的项目资金,提高粪污资源利用化率,粪污资源利用化率达77%以上。

(八)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办点示范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示范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乡村)5个,市级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个,市级美丽庭院100个,县级美丽乡村20个,县级幸福屋场30个。积极争取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建设项目。

(九)努力维护农业农村稳定。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对农业机械、农业投入品、能源沼气、规模种养殖场、屠宰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坚持“严”字当头,将日常监督巡查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开展私屠滥宰、非法捕捞、农业投入品、乱占耕地建房、农机顽瘴痼疾整治等农业综合执法,确保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稳定。

(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班子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清廉机关建设,把机关作风建设与落实业务工作融为一体,强化党员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正风肃纪,纠正四风,推动党风政风向上向好,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