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农业农村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0-08-06 17:00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1、明确目标任务。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66.6万亩,总产量稳定在24.6万吨,其中水稻41.9万亩(其中优质稻26万亩,高档优质稻4.5万亩)、旱粮24.7万亩。截至6月,已完成水稻播种面积41.6万亩,旱粮播种面积22.2万亩。

2、强化政策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相继出台了《沅陵县2020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实施方案》《沅陵县2020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沅陵县2019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等强农惠农政策。

3、整治耕地抛荒。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县耕地抛荒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粮食生产严禁耕地抛荒的通告》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与耕地抛荒整治工作的意见》,有力地保障了工作开展。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县负总责、乡镇主导、村级组织、企业主体、农民自愿”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大力扶持发展种粮大户。三是严格工作职责。从“领导重视程度、措施落实情况、整治实际效果”三个方面制定考核办法,要求乡镇对整治进度实行每日上报,农业农村部门进行每日通报,县耕地抛荒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实行按月考核。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监察委牵头,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各乡镇的耕地抛荒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对发现弄虚作假、整治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问责追责。

(二)推进养殖业科学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加速推进沅水、酉水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积极推进我县沅水、酉水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经调查摸底,共调查摸底对象户317户,其中持证专业199户、无证专业111户、持证兼业7户,涉及人员1212人。目前,由我局牵头,组织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开展对象户退捕协议签订、证件上缴、渔船渔具拆解和报废工作,确保今年12月底前全县完成禁捕退捕工作任务。

2、全力推进生猪生产工作。一是根据省市2020年生猪出栏、年末存栏指标任务将其分解到各个乡镇,压实乡镇主体责任;二是制定出台《沅陵县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落实生猪信贷支持及国家、省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养猪户克服畏养情绪,积极复养扩养,增加出栏率。本县原有规模场71家现已复产达产57家,达原有产能的80%;四是推进新增产能项目建设。与湖南金辉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对接,积极推进投资总额约6亿元的项目尽快落地;已经与沅陵县中联信东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沅陵县佑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完成项目的选址工作。

3、认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保质保量完成春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密度均为100%。二是积极稳妥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全县共排查生猪养殖场1265场(户),排查生猪20余万头;上半年发生一起非法调运生猪;临时检查站(2020221日撤除)共检查车辆3245台次,生猪44750头,生猪产品447吨,无害化处理生猪产品2吨;发放各类资料5600份;与养猪场(户)签订禁止用泔水及餐厨剩余物饲养生猪承诺书1265份;添置消毒药8.45吨,防护服100套,防护口罩2万副,全县消毒面积达90万平方米。三是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工作。采集各类样品1900份,其中采集血样384份,为动物疫病防控有力提供技术支撑。

4、有序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县共摸排出302个养殖场()为关闭或搬迁对象,现已拆迁290个、关闭12个,未出现复养反弹现象。推进无害化处理,对老养殖场进行粪污提质改造的同时,对新()建养殖场(小区)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严格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做强农业产业,完善利益联结

1、做强做大“一号产业”。2020年全县茶叶面积15.8万亩,其中老茶园6万亩,新茶园9.8万亩。今年春茶产量在6500吨,产值为8.4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430吨,平均价格在178/斤,产值5.1亿元,与去年相比产量增加12%,产值增长6%;启动了少量红茶、白茶生产。424-426日在辰龙关碣滩茶庄园举办了2020中华茶祖节·怀化沅陵第六届碣滩茶文化旅游节,本次活动采取全程网络直播的形式,累计观看人次70余万人。

2、着力打造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一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全县目前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家,今年拟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二是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共清理空壳社169家,保留819家(其中脱贫攻坚类合作社有402家)。三是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227个非贫困村居制定了产业发展引导项目实施方案,已下拨款项目资金1135万元,项目已在有序组织实施。四是严格落实增收十条政策。对带动贫困户产业扶贫的经营主体,按照贫困户总收入(土地流转租金、股金分红(不含财政项目分红)、务工工资等)的2%进行奖补,增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贫益贫能力。

3、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了多项精准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官庄镇界亭驿村辰龙关三合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即资源合股、农民合作、社会合力、产村一体。资源合股,二是大户引领模式。三是参股定额分红模式。四是金融扶贫模式。五是党支部+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六是乡村旅游融合模式。七是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八是扶贫车间模式。

3、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各农业龙头企业必须按照五稳一守一抗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制度。二是加强员工信息排查。及时准确掌握员工近期活动轨迹和健康情况,有效防范员工带病返岗风险,坚决防止聚集性感染。三是防控物资准备到位。各规模农业企业必须备足消毒液、口罩、测温仪、防控知识手册等必要防疫物资。四是认真排查农业龙头企业北京返沅人员情况,坚决防止疫情发生反弹。四是严格落实各项具体防控措施。落细落实口袋战术;加强日常消杀防疫,对进出车辆、人员登记、消杀防疫措施到位;人员聚集场所一律按要求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五是派出工作专班和联络员,建立联合党支部,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六是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切实帮助农业规模企业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四)强化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坚持规划优先、适当扩大、确保面积、突出亮点的原则,2020年在全县规划3大项目区,合计4.02万亩,其中上级下达刚性任务3.42万亩,自筹资金完成0.6万亩。任务主要分布在二酉乡、七甲坪镇、官庄镇、清浪乡、凉水井镇等5个乡镇,共60个村。按照领导小组领导、主管单位负责、辰投公司投资、项目法人组织实施、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模式,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卡死工程进度,上半年已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市级评审,现进入财政评审阶段。

2、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耕作水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筲箕湾镇的两个农机合作社分别应用田间硬盘播种机和水稻播种流水线,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标准。全县共举办了插秧机操作机手和育秧技术培训班1,培训人员200人次,组织机插、育秧现场指导2,印发宣传资料及技术资料近500份,有力地推动了机插工作快速发展。

3、积极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按照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我县安全利用类耕地治理任务17652亩,严格管控类耕地治理任务8656亩。目前已完成了严格管控类耕地的入户调查工作,安全利用类耕地的入户调查工作完成20%,完成治理任务11085亩,完成了总任务数的42%

4、深入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一是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50万元,购买商品有机肥用土壤调理剂810吨,目前物资已经全部落实到大田;二是计划全年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126万亩,目前已经完成71.5万亩,完成任务数的57%。覆盖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柑橘、蔬菜、茶叶等我县主要栽种农作物;三是目前完成土样采集86个,其高标准农田建设土样采集66个,一般农化样20个;四是发布测方施肥配方4个,包括:(12-5-825%、(13-5-725%、(15-15-1545%、(20-8-1240%;五是完成配方肥施用面积18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0.54万吨;六是建立减肥增效提升地力示范片2个,其中增施有机肥提升地力水平示范片1个面积1万亩,增施肥土壤调理剂酸化治理示范片1个面积5000亩。

5、切实健全病虫害防控体系。针对今年草地贪夜蛾的防我局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一是健全监测体系。我局会同各乡镇安排专人进行虫情查报,加强基础普查力度,加密布点监测;二是优化防控体系。结合去年草地贪夜蛾防控经验,分析不足,细化方案,优化技术;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我局成立了技术防控小组定期开展巡查,到一线去查看虫情,解决问题,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6、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监测工作有序进行。2-5月分别对草莓、白菜、萝卜、莴笋等186个样品进行了检测,样品合格了为100%;在基地、市场共抽取甜椒、辣椒、结球白菜、香菇等蔬菜样品109份,所抽样品全部合格,样品合格率为100%。二是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工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3家,正在办理的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家。通过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并授牌的企业有3家企业,湘西牧业有限公司的认证授牌工作正在进行。三是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共开具合格证7000张,现场指导企业12家。四是推动农产品“两证加追溯”制度,共采录27个主体信息,其中有17个产品已将“身份证”二维码直接印制或加贴在内外包装物上市流通。五是做好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用户注册,建立分配监管账号县级监管1个、乡镇7个,指导督促40家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平台注册和信息审核。

(五)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1、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全县完成21个乡镇(含太常、深溪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调查实测地块面积 645165.81亩,其中承包地块面积626325.40亩,非承包地块面积18840.40亩;调查实测地块数量811663块,其中承包地地块800379块,非承包地地块11284块;已颁发证书123799户。

2、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完成成员身份认定及选举工作。全县共确定成员身份54.59万人,涉及农户12万户(农村实际户数)。全县386个村全部选举产生了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依法依规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二是开展赋码申请及证照发放。完成了350个村的赋码登记、审核、打证,并订制镜框350套下发各村。计划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及证书发放工作。三是根据2019年资产现状和年底资产负债,完成了2018-2019年清产核资工作。四是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挂牌工作。

3、农村土地流转及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已完成耕地流转面积11.10万亩,其中稻田流转面积8.93亩,旱地流转面积2.17亩。全县到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办理完成流转面积共计9769.2亩,流出方户数计2168户。目前全县通过用经营权抵押贷款申请办理登记累计达6100万元,抵押土地经营权约1.7万亩,其中20201-6月抵押登记贷款50万元。

(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1、加大宣传力度。结合疫情防控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防控宣传,共印发宣传手册30多万份、悬挂宣传横幅200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9000余张、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300余块、手机推送信息534000多条。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发布新闻报道、科普知识120篇。

2、突出重点难点。针对农村道路、水域、集镇等主要公共区域“没人管,也管不了”的情况,充分发挥“四支队伍集村部”的机制,发动群众投工投劳67502/次,共清运生活垃圾8962吨,清理村内水塘465口,清理村内沟渠272公里,清理淤泥521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2350吨,清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9919座。

3、积极创建示范。积极创建借母溪乡借母溪村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同时争取一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授牌。目前,正在创建七甲坪镇大桥村、官庄镇舒家溪村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盘古乡荔溪口村、北溶乡朱红溪村、五强溪镇牛狮坪村和沅陵镇太常朝瓦溪村为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村。

4、严格考核问责。坚持每周一暗访,每月一通报,每月一考评。对暗访中发现问题的乡镇,由县人居办下达交办函,限期整改。对连续两次后三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和预免职。

(七)强力开展执法行动,维护农业农村稳定

1、开展农资执法保障春耕备耕。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市场178家(次),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2起,结案2起。

2、开展渔政执法确保禁捕退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8次(参加执法人员达160人次),动用水上执法船25艘次,检查渔船600余艘次,查处非法电鱼船14只,没收销毁电鱼设备14套,没收渔获物30公斤;取缔非法抬网53付,收缴抬网线5000余米;拆除迷魂阵17部(2000米)。

3、打击私屠滥宰保障肉食品安全。对全县21个乡镇(含太常、深溪口)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出动执法车辆 55 台次,330多人次。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学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抓党组理论学习。局党组每月按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升班子政治素养,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全局干部职工每天自学都在30分以上,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水平,形成了讲学习、抓学习、自觉学习的好风气。

(二)抓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办事履职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本局党员干部职工上班期间管理,杜绝懒散庸现象。按照《关于在全县开展作风大检查大整顿行动的通知》(沅纪发〔20203号)文件要求,一是出台并下发了《沅陵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沅农字〔202011号)文件和干部职工上下班考勤制度。严格执行每月考勤,年终考核兑现。二是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我局机关4个党支部较好地按照要求得到了落实。三是党支部五化建设得到巩固和提升。四是认真做好党组织发展工作。上半年,我局确定发展对象1人,建党积极分子1人,发展对象经县委组织部门党建知识专业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并颁发了结业证书。五是按时上报我局党组所辖10个党支部2020年度党费预算报表。

(三)抓活动载体,提升良好的机关形象。一是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按照县委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的要求,局机关派出25名党员干部职工深入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开展排查,坚守3个点值守开展体温测试;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号召,开展捐款行动,我局党组所辖10个党支部146名党员共捐款21260元上交县委组织部。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期间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开展扫黑除恶重要精神、党员干部签订无黑恶势力承诺书;组织开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活动,局领导联社区、党员干部进网格入巷道开展卫生清扫、牛皮癣清除,在辰州大道十字路口开展文明交通行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开展四支队伍集村部脱贫攻坚活动。选派4位联合支部书记、7位驻村工作队员长期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保障本局脱贫攻坚工作完美收官。四是开展“三农”工作创新品牌活动。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结合本战线实际,确定红心向党、倾情‘三农’品牌项目,确定帮扶项目12个。

(四)抓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中共沅陵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沅陵县委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责任清单》的通知(沅办发电〔202043号)文件精神,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细化工作要求,明确班子成员工作责任,根据分管工作对应相关联系单位(股室),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增强了单位主要领导及其他班子成员四个意识,做到了两个维护”。

三、存在的困难

由于我局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划转过来不少新的职能,如水利局小农水建设、自然资源局农村宅基地管理、原农开办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改住建等部分职能,使得原本较为突出的人才队伍和经费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一是人员老化严重缺乏年轻力量。两次机构改革没有新增人员,目前我局50岁以上占一半以上,而应该作为中坚力量的20-40岁人员只有11人,且只有4人在岗,7人抽调至指挥部工作。经统计,目前事业编制空编42个。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我局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原农业局的农技专业人员,技术岗位也都是农艺师,根本无法履行新划转进来的许多工作职能。三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机构改革后,随着职能增多,我局的预算工作经费没有得到任何增加,应付日常开支都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四是项目经费得不到保障。目前不少项目由于资金拨付不及时导致项目不能完工,以至于上级部门检查验收时过不了关,一方面上级部门有可能收回项目资金,另一方面还会影响以后我县申报项目,甚至还会追责问责。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抓好产业扶贫工作。以“一主两辅”(茶叶、油茶、生猪)产业发展为依托,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动脱贫攻坚。

2、抓好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完成所有对象户退捕协议签订、证件上缴、渔船渔具拆解和报废工作,在12月底前将补偿、补助、奖励等各类资金发放到户。

3、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在2020820日以前完成工程招标投标,910日前全面开工,12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0212月底全面完成4.02万亩农田建设任务,迎接省市验收。

4、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和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验收工作。

5、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6、完成今年农村卫生厕所新(改)建任务2185口。

7、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任务。

8、抓好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