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民政工作总结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3-12-15 09:39
2023年,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 行“三基”(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推进沅陵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切实兜牢民生之底。民政关系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县民政局牢牢扛实政治责任,切实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一是持续提高保障标准。按照略高于省政府的指导标准执行,适时提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今年的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650元/月/人、420元/月/人,保障对象2.25万人。城市和农村特困供养标准分别达到845元/月/人、546元/月/人,保障对象4700余人。特困人员护理费标准提高到分散供养的平均值为470元/月/人,集中供养的平均值为600元/月/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80元/月/人。保障标准和对象均居全市前列。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1639.83万元;农村低保6637.9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79.34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22.19万元。二是不断加大临时救助。与县财政局联合行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将救助程序进一步规范,将救助额度再提高到1万元,并从今年6月份开始,实行“一卡通”发放。省民政厅对我县的临时救助工作给予肯定,今年额外奖励了200万元。全年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714人,发放救助资金556.82万元。三是有效规范流浪乞讨。认真执行《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局党组多次研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扎实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对集中救助的对象,着力进行分类处理,其中托养上户9人,帮助返乡4人。对城区流浪乞讨人员,与沅陵镇建立了联动机制,一经发现迅速处理,确保街面不见人或少见人。全年主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返沅救治37人,县境内流浪乞讨人员救治105人次。市民政局对我县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尤为赞赏。
(二)着力解决养老之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养老服务真抓实干为抓手,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一是重点推动县社会福利院标准化创建。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320万元和省级福彩公益金200万元,对院内实施了护理床位提质改造、环境美化和医养楼的改扩建。报请县政府同意设立了不纳入编制核定范围的法人机构护理院(一级医院),申请开通了农合医疗报销程序。目前已配备9人,设立了内科、外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和辅助科室,集中为老人提供慢病管理、医病治疗、康复理疗等服务。去年,县社会福利院已成功创建3星级养老院,今年正在申报4星级,是全市排第一位的养老机构。二是全面实施农村敬老院“关停并转”。严格按照省厅的部署和要求,本着“安全、集约、便利”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的“关停并转”,将原有的15家公办养老院整合为6家,即县社会福利院和五强溪敬老院、麻溪铺敬老院、借母溪敬老院、明溪口敬老院、筲箕湾敬老院,是全市落实政策最有力的,得到了省民政厅的高度认可。三是落实高龄老人福利政策。80-89周岁的高龄老人生活补贴47565人次,发放资金423.06万元。90-99周岁高龄老人生活补贴6754人次,发放资金139.71万元,百岁老人长寿津贴141人次,发放资金11.71万元。
(三)连动牵手儿童之爱。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牵头之责,推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一是争取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这是在机制上的一项积极突破。尽管占分不多,但体现出了工作的重要性,让部门的工作变成了全县性的工作。乡镇抓未保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和主动性、压力感明显增强,各部门的工作合力也进一步凝聚。二是着重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以县委政法委平安办为主,下发《专项行动方案》,在开展联合执法的基础上,加大对涉案人员和场所的打击处罚力度。对今年已经发生的14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逐件从严从快处理到位,确保形成高压态势和强力震慑。三是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治。以宣传教育开路,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力度。县未保办在县城公共区域新建10多块未保工作宣传牌;联合县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开展多次执法监管行动。各法制副校长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授课。乡村两级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督促各家庭首先要履行监护责任。同时,对重点人员采取包保措施,加大关爱和保护力度。今年暑期全县未发生一起学生溺亡事故。
(四)持续夯实社会之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县民政部门围绕建设“乡村治理试验区”目标,主动担责,积极作为。一是推动示范创建。一方面,牵头开展了清廉村(社区)创建。共完成隆兴村、东溪村、胜利门社区等30个示范点创建任务。另一方面,配合开展了基层治理试点。今年在大合坪乡茶溪村、马底驿乡长界村等30个村,指导试点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幸福协会,募捐幸福基金,基本形成了“党建引领、群众主体、数字赋能、产业融合、协会管理”治理新模式。经验材料《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已被湖南日报新媒体《新湖南》刊登发表。二是促进乡风文明。与县文明办联合制定下发《深入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的工作方案》,重点针对天价彩礼和厚葬薄养等问题进行整治。积极争创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县,升级改造县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出《沅陵县婚俗改革“七不倡议”》,明确农村彩礼标准不超过6万,随礼人情不超过200元等,并在麻溪铺镇马家村率先实行,提倡婚事新办,节俭操办。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多次召开全县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推进会,专项整治活人墓、硬化大墓和墓碑制售市场。拟报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修改《沅陵县城区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同步推进殡葬服务改革。三是加强村务监督。下发《进一步规范民主协商、村务监督工作的函》,组织乡镇全面实施民主协商和村务监督工作,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落实十二届省委第三轮巡视县市区共性问题未巡先改意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五)积极拓宽服务之路。坚持以群众利益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一是持续开展慈善救助。通过开展慈善“一日捐”和定向募捐活动,全年接收捐款144.5万元,慈善基金增长到760万元,惠及救助困难群众3000余人次,发放慈善救助金196.1万元。开展“扬州励志班”助学,帮助当年本县18名贫困学生赴扬州免费读书,为困难家庭孩子圆上学梦。沅陵慈善被誉为怀化市的领头羊。二是创新实施福彩销售。结合“龙腾潇湘”2023年中国·沅陵传统龙舟赛之际,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县龙舟广场开展了为期10天的福彩户外场景销售活动,完成福彩销售145余万元。全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33%。三是倾力落实驻村帮扶。联系大合坪乡荆竹溪村、团坪村、廖家坪村3个村,派出6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全员结对联系户,重点帮助村级发展油茶、黄柏、莓茶等产业,维修安置用房、公路、水渠等基础设施,落实医疗、教育、低保等救助政策。四是倡议推动老区发展。建议抢救性修缮红二六军团进袭沅陵县城旧址王家大院,积极争得湘鄂川(渝)黔革命老区县牌子,完成《沅陵革命老区基本信息汇编》。9月,成功举办湘鄂川(渝)黔革命老区第七次联席会议,形成了加快张沅高速公路和秀吉沅益铁路建设,推动红色旅游的广泛共识。
(六)扎实推进依法之治。按照法治化建设要求,强化全员学法,依法执政,确保工作规范、高效。一是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认真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持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工作,严惩涉企违法违规收费现象,高效完成200余家社会组织年检任务,没有引发一起舆论事件。二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内地居民婚姻登记、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社会团体修改章程核准等民政服务事项入驻行政审批大厅。加强窗口力量配备,对近100项的民政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事项、社会服务事项进行清理,形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辑印发“沅陵民政行政许可办事指南”,利用网络和政务公开栏将群众关心的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事务、社会组织等民政业务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法律依据、办结时限和具体负责人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自觉接受监督。坚持重点工作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及专门机构汇报,争取重视与支持,接受监督与鞭策。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坚持会议研究、责任压实、调度推进、见面协商、及时回复,代表、委员们均表示满意。
(七)全面落实管党之严。坚持挺纪在前,依规治党,以事管人,永葆生机与活力。一是整章建制明规则。结合“三整顿两提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制度,重点规范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整治“躺平”现象,创新推进《机关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好”等次“月”考评实施方案》,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以上率下做示范。从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要求既做工作执行、创先争优的典范,又做遵规守纪、任劳任怨的模范。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事项必上党组会研究,确保决策科学,执行彻底。三是严查勤管保落实。坚持刀刃向内,发扬斗争精神,建立“周”工作督查机制。对工作不落实,受到上级通报批评的,严肃追究责任。与此同时,认真配合省市“三湘护农”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整治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工作,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守安全底线。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民政部门较好地完成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离群众的期望还有议定差距。一是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民政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多达100多项,尤其是城乡低保、残疾人“两补”等,占比较重。因为宣传不到位,政策透明度不高,乡村干部群众有意见。二是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全县民政系统,尤其是乡镇民政人少事多且“老人多,新人少”。机构改革后,乡镇已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民政工作,而且人员稳定性也较差。目前,多是以1-2名社工为主在从事具体工作。局机关也已连续多年没有进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三是重点项目推进不快。受政策、资金等多种因素影响,县社会福利院儿童院、光荣院大楼(简称“两院”)建设项目到目前还没有验收;县殡仪馆改扩建及公墓建设项目也进展缓慢。
四、2024年工作方向
2024年全县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全国民政会议和全省民政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乡村振兴为统揽,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五化”民政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建设“政治型、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民政机关,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县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爱民。
(二)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兜住、兜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及时落实救助措施,确保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精准救助。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科学合理布局,加快县城和农村养老助餐点的建设,实现设施100%全覆盖。纵深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拓展基本社会服务,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和婚俗改革、移风易俗等工作,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聚力项目建设。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整合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县殡仪馆改扩建及公墓建设和七甲坪镇等7个镇的集中治丧场所及公墓、沅陵镇凤鸣塔社区等4个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立项报批工作,实现民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聚合队伍人心。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开展谈心谈话,严格制度管理,深入推进“三整顿两提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努力打造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能力高、适应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
沅陵县民政局
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