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史志研究室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6-30 16:23

沅陵县史志研究室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决策背景

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沅陵年鉴2024》编修。 2006年5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7号公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办发〔2015〕6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的通知》、2017年实施的《湖南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从中央到地方高度明确、规范和规定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和年鉴编修的二十二条具体要求。实行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为年度常规性史志业务工作。

党史联络工作。属湖南省党史业务系统年度常规独有工作,主要用于党史联络组的组织联络、资料挖掘、史料宣传开发利用及相关书籍的出版等。怀史联发〔2022〕1号《关于印发怀化市中共党史联络组工作规则的通知》文件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细则。

《沅陵县扶贫志1949-2020》编修。为2023年度全国各地开展的重要重大的编纂工程,全面记载建国后县域所有与脱贫攻坚有关的事宜。中指组字〔2023〕4号《关于开展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下发。

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库房装修。属党史联络工作的一部分,为2024年临时性工作,以更好的环境利于党史联络宣传、收集整理史志资料。

丧葬费和抚恤金(为年度不连续且常规性项目):不属于特定类项目,应为人员类项目,保证人员类经费适时保量实行。

2.项目主要内容

2024年,史志研究室的项目有: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沅陵年鉴》编修、党史联络工作、《沅陵县扶贫志》编修、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库房装修、死亡抚恤费支付(为年度不连续且常规性项目)。

3.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为史志重大项目外的日常史志业务,由史志研究室所有工作人员按分工和要求日常完成;

《沅陵年鉴》编修:为县政府主办、史志研究室承办的模式,每年编纂年鉴由两办下文件,全县所有单位参与,史志研究室统一收集图文、形成书稿、校审核一体,公开出版;

党史联络工作:为中共沅陵县委员会领导下的一个由退休高知组成的一个群体组织开展的一项党史和宣传工作;县委办主管,史志研究室具体管理相关事务,办公室设在史志研究室。

《沅陵县扶贫志》编修:2023年,为县委、政府主办下文,并成立领导小组,史志研究室负责具体编修事务。2024年多次推进工作,编修人员和史志人员多次对书稿进行校对,召开省市评审会,形成送审稿。

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库房装修:由史志研究室和党史联络组人员共同规划管理,请专业公司装修完成。

丧葬费和抚恤金:(为年度不连续且常规性项目)为县域体制内人员的社会保障性经费,由县财政提供经费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审核审批程序,史志办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审报和支付。

(二)预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预算资金安排及管理情况

(1)资金来源及拨付流程

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沅陵年鉴》编修、党史联络工作、《沅陵县扶贫志》编修、党史联络组办公室装修、丧葬费和抚恤金(为年度常规性项目):全为财政2024年补预算内经费,由县财政预算股下计划、科教文卫股报预算、国库股支付。

(2)资金到位情况

2024年,县财政拨付和追加史志研究室项目经费108.31万元,资金全部到位。

(3)资金使用情况

资金流程:由史志研究室根据项目写出专题请示,向县委领导报告,临时重大项目需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再报经相关县领导审批通过,县财政相关领导和部分同意经费支出。按照预算、文件方案、合同规定进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流程。

经费使用和分配:主要用于史志业务(重点工作:《沅陵年鉴2024》《沅陵县扶贫志1949-2020》)的年度史料收集、书籍编写过程中的日常办公耗材、会议、出差、接待、下乡、书号申请、书籍印刷出版、聘请人员工资等产生的费用,做到高效节约,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益。

(4)资金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加强和规范机关财务管理,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要求,年初,为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单位制定好资金管理制度,单位所有财务活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收支平衡”,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合规性,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对6个项目资金的安排原则、支持范围和使用进行规范,严格按照规定组织申报、下达和公示,使用专项资金。

2.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2024年初,史志研究室有财政预算项目4个。年中追加2个。由史志研究室领导会同全体干部 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党史工作要求,结合史志工作实际,对2024年6个项目工作做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明确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按要求规定项目管理相关的制度,分阶段有序组织项目的实施。

(三)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1.绩效目标

按年度要求全部完成:年鉴出版、《扶贫志》编纂、党史联络组办公室装修、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党史联络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干部管理(丧葬费和抚恤金)等工作。

2.绩效指标

年初,根据项目要求,史志研究室领导会同办公室所有人员从工作职责出发,分项目设计量化绩效指标。从成本、产出、效益及满意度等维度设置绩效指标,并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年初既定项目在年度内按要求明确考核绩效标准,并及时完成既定工作任务。临时追加的重大或其他项目,根据当时制定的时限内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在填写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定期与干部沟通,了解工作情况和需求,及时纠正和完善绩效指标填写,同时在工作中填写客观数据,避免主观判断。帮助单位更好地管理绩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项目的战略目标。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根据财政绩效工作安排,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召开会议,明确财务人员落实好职责,负责绩效评价事宜,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好协助。实施时,对6个项目开展和经费使用进行再次确定,做到年度内很好的全面的按质按时完成实施。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平时的绩效量化管理,以项目完成情况,通过绩效评价,了解存在的总结和症结,可以增强项目单位对资金支出的责任感,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发现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而节约公共支出成本,有助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确保资源能够被高效地利用。

(二)被评价单位、绩效评价范围与时段

  被评价单位:史志研究室。

绩效评价范围与时段:业志业务(年鉴出版、《扶贫志》编纂、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库房装修、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党史联络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干部管理(丧葬费和抚恤金)等,时间为2024年度。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原则。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求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获得根据实际,再进行操作。

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体系。年初做好目标制定、指标分配,年中做好项目开展和管理,年终做好绩效评价,并对存在的总结进行改进。

评价方法。结合单位实际,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做好本单位的绩效评价。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社会效益

2024年,史志研究室开展6个项目,通过同时开展、共同推进的措施,有效促进沅陵史志业务的长足发展,实现史料收集与保护,特别是《沅陵县扶贫志》的编写走在全市前列,辰溪等兄弟单位来县取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反映,为全市编纂《扶贫志》打版打样。可以长期为领导决策服务,为规划部门等单位提供县情资料查询,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提升社会影响力,达到存史资政、以育后人的目的。

(三)生态效益

《年鉴》《扶贫志》等志书编修,如实记载和反映出上年度,县内的各行各业或特定行业的推动的特定行业的绿色转型,使生态环境效益彰显,可以通过史书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年度的发展,从侧面带动史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可持续影响

2024年,史志研究室开展6个项目的4个(年鉴、扶贫志、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党史联络工作),为长期运行和发展的项目,每年编纂的书籍成为重要资料,使史志影响力不断加大,让社会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不仅是为认识和记载过去,更重要的是为县域经济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史实依据,并为未来服务。

(四)满意度情况

    2024年,本年度单位项目绩效满意度较高,有4个项目达95%,2个项目达93%。具体是外来群众或相关单位来办查找所需要资料,基本能达到群众要求。

(五)评价结论

根据史志部门2024年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进行评价打分,此次项目绩效评价综合自评所有项目得分在96分以上。其中:《沅陵年鉴2024》编修项目自评分为97分;《沅陵县扶贫志1949-2020》编修项目自评分为96分;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自评分为100分;党史联络工作自评分为100分;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库房装修项目自评分为100分;丧葬费和抚恤金项目自评分为100分。主要原因:一是编纂人员的水平不一,稿件的质量不统一;后期需要改进,措施为对编纂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系统培训。二是经济成本节约不够好。因年初预算过少,不能保证项目正常开展,在年中进行经费追加,造成实际支出经费比年初预算高出不少,造成扣分,改进措施:以后在年初对相关经费要精细化预算。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2024年,史志研究室所有项目决策:一是年度连续常规项目,上年11月时做下年预算时,由人大常委会决策通过,财政提供经费支持,史志研究室执行。二是临时重大项目,主要依据中央省市开展工作的相关文件,史志研究室领导向县领导请示立项,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两办下文件下达工作任务,县政府提供经费支持,史志研究室具体实施。

(二)项目过程情况

1.资金管理

项目开展中,按方案和合同的经费支付要求,分时段和工作进度情况,进行经费支付。单位根据财务经费管理制度,合法合规进行支付,必须依据“三重一大”制度召开会议确定开支,明确办公室人员负责项目内的日常办公室支出明细,实行分管财务领导一支笔签字,办公室经手;1000元以上,需主要领导审签。万元经费支出,召开专题会议通过,支出附专项费支出会议纪录。

2.项目实施

2024年,开展的6个工作项目,都在史志研究室具体负责实施的,每个月会开一次干部工作会议,汇报各项目工作进度、完成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和方法,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到年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三)项目产出情况

1.产出数量 

党史业务: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志库建设。重点抓好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建设,将原方志库调剂为党史联络组办公室,配置办公桌椅电脑。同时将原方志库搬迁到档案馆二楼,面积由原来的2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64平方米,密集架增加到9列45组,藏书达到1000多本,库存上万余册。党史宣传。全年开展党史宣传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14次,组织党史联络组老同志到红色景点开展现场教学37场次,共计4000余人参加。红色历史资料挖掘。创作《激活王家大院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片获评湖南省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配合县纪委监委开展沅陵历史中的10位清廉人物故事展陈,对人物资料逐一审核把关,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审核把关太安社区党员之家·红色主题馆展陈,扩大红色教育成果。固化县城变化史料。《沅陵县城巨变》画册样稿完成。红色历史书籍编纂。党史联络组成员向显桃同志主编的《红星闪耀大合坪》编纂成书。

地方志业务:《沅陵年鉴2024》编纂。市地方志编纂院将《沅陵年鉴2024》作为全省精品年鉴进行打造,三番修改,完成出版社审核,12月全彩印刷出版550册。《沅陵县扶贫志》通过市级评审。经过一年努力,10月完成评审稿。11月29日召开《沅陵县扶贫志》稿省市级评审会。成为怀化市首部、湖南省第二部通过市级评审的县级扶贫志书,为全市其他县市区扶贫志编纂工作立标打样。其他方志工作:指导《马底驿乡志》编纂;公开出版印刷《黄腊溪村志》为我县第一部公开出版村志。

其他工作:乡村振兴驻村工作。2024年,史志派驻鹿溪口村队员1人,常年参与村内工作,干部6人结对35户,支持村上经费2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光伏分红10万元。死亡抚恤费。办公室退休干部钟玉如老同志7月过世,申请财政抚恤费26.19万元,10月支出(为年度不连续且常规性项目)。

2.产出质量

所有史志业务项目,都在项目文件、合同、年初分工的规定和要求下,按质量标准落实到位。

3.产出成本

6个项目。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经费:年初预算3万元,实际支出3万元;《沅陵年鉴2024》编修经费:年初预算5万元,年中进行追加10万元印刷费,实际支出15万元;党史联络工作经费:年初预算3万元,实际支出3万元;《沅陵县扶贫志》编修经费年初预算17万元,年中追加36.12万元,实际支出53.12万元;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库房装修经费:为年中追加经费并据实支出8万元;丧葬费和抚恤金:办公室钟玉如老同志过世,7月申请经费26.19万元,10月支出(为年度不连续且常规性项目)。

4.产出时效

所有项目都在2024年12月31日及时按质完成。

(四)项目效益情况。

   《沅陵年鉴2024》出版、《扶贫志》完成评审、党史联络组办公室和库房装修建设到位、其他日常的党史地方志工作正常开展、丧葬费和抚恤金发改位。保证史志研究室2024年项目开常开展,准时高质完成,达到效果。

五、项目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领导重视是根本;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是前提;规范管理严格把关是基础;资金合理使用是关键。

(二)存在的问题

单位项目为“砍半预算”,为完成上级业务部门的专项项目,一是要多方及时找要资金,保证工作开展;二是能参与史志编修的人员不足。

(三)有关建议

优化项目开展环境;规范管理,提高资金的拨付与使用效率;加强资金使用安全管理,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沅陵县史志研究室

2025年4月28日

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