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农业局2018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19-09-06 08:30
农业局2018年度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沅财绩﹝2019﹞104号文件精神,我局组织相关股站室对2018年度部门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价,现就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沅陵县农业局下辖 24个单位,其中局机关内设机构12个,包含办公室、政工人事股、财务股、政策法规股、科技教育股、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资监管股、粮油经济作物管理股、纪检监察股、新农村建设股、行政审批股、综合调研计划发展股;二级事业单位12个(农技推广中心、茶叶技术推广站、粮油站、植保站、经作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种子管理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科所、原种场。全局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全局编制总额170人,其中行政编制22个,全额事业编148个。全局年末实有人数139人。
2、项目基本情况。
2018年度沅陵县农业局共实施财政专项项目7 个,项目资金总额 3470.06 万元(本级预算项目 1131.98 万元),由上级财政部门按照当年度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根据项目申报内容,统一安排拨付。所涉及专项项目主要用于“三农”领域生产发展、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灾救灾、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与促销、扶贫生产发展等内容,项目涉及受益对象主要为农户、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涉农经营组织。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拨付专项资金共 3470.06 万元(其中本级专项1131.98万元)。
2、资金使用情况:2018年专项资金共支出3470.06万元。(1)农林水支出 2902.42 万元;(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60.55万元;病虫害控制专项88.18万元;执法监管及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及防灾救灾专项资13.01万元;对外交流与合作及农业生产支持补贴17.04万元;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208.55万元;农产品加工与促销专项资金200万元;农村公益事业36.87万元;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专项资金40.71万元;扶贫生产发展奖补1936.08万元;农村综合改革及其他农林水支出17.08万元;其他农业支出专项资金284.35万元);(2)节能环保276.75万元;(3)村村通46万元;(4)聘请蔬菜技术21万元;(5)定点屠宰支出142万元;(6)农产品质量安全40万元;(7)污染源普查41.89万元。
3、资金管理情况。我局按照中央、省、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建立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成立了项目资金管理小组,调度专项资金的使用,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严禁截留、挪用和不合理支出。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上:农业局制定了各个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资金支持的范围和资金支持额度,分别组织全县各乡镇村按项目要求进行申报,经专家组对所申报的项目开展论证,从中选优立项,然后根据突出重点、兼顾发展的分配的原则,公平合理拟定资金分配方案。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农业局制定了《沅陵县农业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使各项专项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严禁截留、挪用和不合理支出。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严格管理项目申报流程,组织农业局专家组对所申报项目开展论证,从中选优立项。
2、制定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并指导各项目区依据总体实施方案和项目批复文件的要求,落实各个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并明确责任主体,使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
3、对项目实施进程进行督查,在各项目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中,组织项目管理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督查。
4、加强项目验收及考评,年底结合各项目区自评及局抽查情况,对项目予以考核评优。
四、项目绩效情况。
1、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利用项目资金,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计划。2018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72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1万亩。推广旱杂粮种植技术,扩大旱杂粮种植面积。
2、病虫害控制。开展水稻“三虫两病”预测预警,发病虫情报16期,情报及时、预报准确,防治技术措施准确。创建了水稻、柑橘、茶叶3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创建了1个标准化区域服务站;开展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坚决守住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爆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传播蔓延”两条底线,为全县水稻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粮、油、果、蔬、茶等各类农业标准化建设项目11个,建设示范基地17个。绿色食品持证企业5家5个,有机食品持证企业11家12个,2019年全县启动申报认证绿色食品企业5家,地标产品1 个(中华蜂蜜)。全县645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纳入监管名录,403个村(居)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18家企业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工作。组织各级农产品监管人员培训525人次,完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及凉水井镇、官庄等3个乡镇农产品监管站的规范化建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2019年1月顺利通过“双认证”,每年完成各类农产品检测3000批次发上,合格率99.8%。不断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与司法部门对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与使用行为,对农业投入品违法经营与使用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4、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通过省市龙头企业、种养专业合作社、五星级休闲农庄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全县共有21家省市龙头企业在全县79个贫困村建有产业基地,覆盖率为51.6%。
5、农产品加工与促销。抓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产业园进行产前、产中、产后促销等工作指导。
6、 产业扶贫奖补。出台政策进行产业扶持。县政府出台了沅办发〔2018〕45号《沅陵县农业产业扶贫奖补暂行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发展种养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进行奖补。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文件中涉及水稻、粮油经济作物水果、中药材、蔬菜、生猪、肉牛、山羊、家禽、蜜蜂等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凉水井、麻溪铺、荔溪、大合坪、七甲坪、官庄、二酉等稳定发展优质粮油产业的乡镇。凉水井、官庄、太常、肖家桥、沅陵镇等稳定发展蔬菜、水果的乡镇。深溪口、太常、凉水井、借母溪、麻溪铺等稳定发展养殖的乡镇。官庄、北溶、凉水井、杜家坪、借母溪等稳定发展茶叶的乡镇。通过对有贫困户参加的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达到脱贫攻坚的目的。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局人员多,人平12000元的预算经费难以维持我局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部分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方面经济科目设置欠科学性,资金管理有待于加强。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018年未实施完工的专项项目继续有效的进行实施。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吸取上年度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实施下年度的工作项目。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用工紧张,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人才缺乏。一方面现代农业系统工作的升级发展对人才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人才队伍老龄化、专业人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