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农业局2015年度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16-11-16 10:37

沅陵县农业局2015年度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为了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部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省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6〕72号),县农业局组织有关股站室于2016年9月20日至9月23日对2015年度农业专项资金实施了绩效评价,形成本评价报告。

项目概况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沅陵县农业局下辖19个单位,其中局机关内设机构7个,包含办公室、人事股、计财股、法规股、科教股、农业市场信息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二级事业单位12个(农技推广中心、茶叶技术推广站、粮油站、植保站、经作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种子管理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科所、农场。全局干部职工共182人,其中公务员26人,专业技术人员84人,工勤人员72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农艺师16人,农艺师30人,助理农艺师38人。

2、项目基本情况。2015年度沅陵县农业局共实施及监管中央、省、两级财政专项项目18个,项目资金总额605.5万元,所有专项项目资金均为上级财政预算资金,由上级财政部门按照当年度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根据项目申报内容,统一安排拨付。所涉及专项项目主要用于“三农”领域生产发展、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项目涉及受益对象主要为农户、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涉农经营组织。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1、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绩效情况

2015年全局共实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共计2个,共投入农业专项资金161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1、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53万元。分别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50万,该项资金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快了我县农村改革步伐,搞活了农村,搞富了农民;农情信息采集与分析3万;购置农业执法装备10万,大大改善了基础执法条件;马底驿乡坪溪茶场基础设施建设10万、湖南官庄干发茶业有限公司基地基础设施建设30万、凉水井镇棋楠村基础设施建设10万、凉水井镇春兰茶叶种植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10万,这四笔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改善村、公司和茶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难题;借母溪乡学宗溪村贫困村发展项目10万,用于村集体发展产业,搞生态立体循环种植项目;湖南湘西牧业有限公司“湘西黑猪保种场建设”20万,大大缓解了该企业从事湘西黑猪保种经费紧张的难题。

1.2、省级休闲农业扶持资金8万元。该项目资金5万元用于官庄镇桃花休闲山庄(五星级农庄)的设施维修上。

2、农业产业安全管理专项资金实施绩效情况

2015年全局共实施农业产业安全管理专项项目共计6个,共投入农业专项资金120万元,根据各项目区测产验收、数据统计情况,基本完成了2015年度的预期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1、农业抗灾救灾资金45万元,全部下发到各乡镇。农业部门把稻田复种改种工作最为抗灾救灾工作的重点,加大秋冬种生产力度,发动农民改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如蔬菜、秋荞等,给予农村灾民化肥、种子或资金共计10万元,力争农民全年不减产不减收。据统计全县部署安排油菜24万亩以上,秋冬粮8万亩,绿肥12万亩,蔬菜3万亩,其他1万亩。保证了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大灾之年农业生产损失秋冬种补。

2.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项资金25万元。其中,全县共投入省市共建农业标准化发展建设资金15万元,推进标准化的规模和水平,鼓励引导市县乡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落实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积极争创“三品一标”品牌。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标准化的宣传、培训、检查以及对重点核心园区和“三品一标”获证企业的奖励扶持等各项支出。同时,重点推进官庄蔬菜标准化生产,结合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中共沅陵县委办公室 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沅陵县农业奖补办法>的通知》(沅办发【2015】34号)文件对官庄蔬菜标准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及农业公司进行扶持奖补投入资金10万元。

2.3、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项资金20万元。全县共实施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补助对象27个,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4.6217万亩,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05万亩,分散防治面积3.5717万亩。防治效果达90%以上,挽回粮食损失2310吨。全年办班培训2期,培训人员200名,现场培训2次,培训人员400名;全年累计下乡指导1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0余份,为我县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4、太平铺村农村清洁工程共投入20万元。示范村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及生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三废”变“三料”,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为全面构建“和谐沅陵、和谐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2.5、植物保护防疫专项资金5万元。在马底驿乡白雾坪村和凉水井镇松溪桥村开展2次大面积稻水象甲系统监测,在马底驿乡白雾坪村创建500亩稻水象甲综合防控示范区,指导3个疫区村开展稻水象甲防控与堵截;全年共编发农作物《病虫情报》15期1500余份;张贴农作物公告版《病虫情报》3期300余份,印发水稻《病虫防治通知单》2期1万余份;制作播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电视预报视频2期,涉及水稻、柑桔等农作物;编发农作物病虫防治手机短信2期2000余条。

2.6、外来物种专项资金5万元。县农业局积极开展对外来物种的扩散方式、危害性质、分布区域与面积、危害程度、造成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控制技术等进行全面普查。开展了监测预警,制定了防治措施,开展了监督管理与宣传培训20次。

3、农业技术服务与培训专项资金实施绩效情况

2015年全局共实施农业产业安全管理专项项目共计7个,共投入农业专项资金249.45万元,根据各项目区测产验收、数据统计情况,基本完成了2015年度的预期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1、全县粮食高产创建专项资金80万元。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0.37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22.98万吨,比上年增0.8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1.67万亩,比上年增1.14万亩,水稻总产17.48万吨,比上年增0.79万吨。全年旱粮面积28.7万亩,总产5.5万吨,比上年增0.09万吨。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6.86万亩,比上年增0.31万亩,玉米总产3.3万吨,比上年增0.05万吨。

3.2、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专项资金58.8万元。一是专业选聘了56名技术指导员,遴选500名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每名科技示范户享受150元的物化补贴,每名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服务8次以上,参加技术培训讲座5次以上。二是围绕水稻、茶叶、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筛选并发布了2015年1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9项主推技术。三是抓好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地共组织观摩5次,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10个,推广新技术5项,培训技术员农民300多人次。四是全县主导品种到位率80%,主推技术到位率90%,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96%,农产品产量增长率10%,农户年平均收入增长9%。

3.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共投入补助资金55万元。培训总任务350人,截止到2015年12月20日,完成培训350人,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2人、生产经营型98人、职业技能型培训250人,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100人,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培训任务。

3.4、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专项项目资金27.65万元。其中实验、示范田农民用工补贴70940元;用种8800元。土样、稻谷样检测费:土样88个,检测费每个280元,计24600元,稻谷样86个,检测费每个180元,计15480元,合计40080元;培训费:60000元;工作经费及其他费用:33900元;产量补损费用:30660元。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县重金属污染稻田治理水平,为我县探索本土化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VIP和VIP+N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做了有益探索。

3.5、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20万元。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完成配方肥施用面积25万亩,共实施整村推进示范村15个,采集大田土壤样品585个,超额完成185个,完成田间肥效试验10个。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粮食作物每亩节本增收35.8元,比计划目标提高5.8元,项目平均每亩节本增收51.7元,比计划目标提高16.7元,总节本增效3099.76万元上, 比计划目标提高999.76万元。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增强了土肥工作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农田养分结构得到优化;化肥面源污染得到减轻;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3.6、经作新技术示范推广专项资金5万元。2015年在碣滩茶场进行茶叶新技术推广示范工作,面积300亩,每亩茶园预计产量可达200斤,每斤茶叶均价按40元计算,盛产期30年内总计可新增产值8000元×600亩×30年=1.44亿元,同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3.7、蔬菜新技术示范推广专项资金3万元。在官庄镇千亩蔬菜基地开展园区道路建设500米,灌溉设施1200米,水窖5口。基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年亩产蔬菜7500公斤,产值1.2万元。

4、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绩效情况

2015年全局共实施农业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共计3个,共投入农业专项资金75.058万元,

4.1、实施做优做强湘米产业资金30万元,根据各项目区测产验收、数据统计情况,基本完成了2015年度的预期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县23个乡镇海拔300米以上的迟熟中稻区实施,总面积11万亩,与上年持平,县农业局在二酉乡、楠木铺乡、荔溪乡、七甲坪镇办了四个千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612公斤,达到预期目的。同时项目区采取无公害绿色增产高效栽培技术,优质稻米价格普遍升值,每斤稻米达到4-5元,优质稻谷每百斤达到180-200元左右,与2014年价格持平,优米优价效应凸显,在二酉乡优质米示范基地,优质稻米供不应求。

4.2、农业劳模生活补助专项经费2.58万元。该项目资金用于我县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劳模的生活补助,已于15年年底全部发放到位。

4.3、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43万元。分别为:明溪口镇王家坪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万元,已在2015年投入该村的村道升级改造项目中,项目已经完工;借母溪乡洪水坪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0万元,已在2015年投入该村的村级主干道路升级硬化项目,项目已经完工;马底驿乡坪溪村恰馨茶叶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0万元,已在2015年投入茶叶合作社道路和茶叶培管项目中,项目已经完工;马底驿乡洞头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6万元,已在2015年投入该村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项目已经完工;杜家坪乡杜家坪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6万元,已在2015年投入该村的溪流治理项目中;借母溪乡学宗溪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6万元,已在2015年投入该村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项目已经完工。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组织管理

1、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建立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县农业局要求各个项目区成立了项目资金管理小组,调度专项资金的使用,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严禁截留、挪用和不合理支出。

2、专项资金分配方面,县农业局制定了各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明细资金支持的范围和资金支持额度,分别组织全县项目区乡镇村按要求进行申报,经专家组对所申报的项目开展论证,从中选优立项,然后根据突出重点、兼顾发展的分配的原则,公平合理拟定资金分配方案。

3、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县农业局制发了《沅陵县农业技术服务与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各项专项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严禁截留、挪用和不合理支出。

(二)项目单位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1、资金落实及支出情况。2015年度省农委安排的各类农业专项资金共计605.5万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所有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资金到位率100%。资金支出符合相关规定,未发现截留、挪用的现象。

2、项目实施过程情况。一是严格管理项目申报流程,组织县农业局专家组对所申报项目开展论证,从中选优立项。二是制定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并指导各项目区依据总体实施方案和项目批复文件的要求,具体规划各个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使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是对开展项目进程督查,在各项目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当中,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对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

四是加强项目验收及考评,年底结合各项目区自评及局抽查情况,对项目予以考核评优。

四、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1、综合评价。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县农业局落实了各个项目具体实施的股站室,各个业务股站分别制定了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对项目技术方案的评审,强化对项目承担乡镇业务、技术及财务管理等措施,保证了2015年度各类农业专项的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主要经验。一是明确了分管领导责任制,专人负责,切实加强了对项目的管理,强化了行政推动力度。二是制定了完善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个项目的实施区域、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等内容。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各个项目的实施进度,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确保各乡镇按时按质的完成项目工作。四是加强项目验收及考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吸取以前年度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实施下年度的工作项目。

五、存在的问题

基地基础设施滞后。我县粮食生产基地基础设施薄弱,抗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差。另一方面,山区土地小丘块零散分布,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农业劳动生产力难以提高,不利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六、有关建议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对主要粮食生产基地进一步改造升级,提高基地的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2016年9月26日

附件1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