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县级财政预决算

沅陵县2021年度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8-15 10:15

沅陵县2021年度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为了加快建成全方面、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我县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绩效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省财政厅制定的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细则,我县绩效管理工作自评为102分。现将2021年度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一)夯实绩效目标管理

完成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支出绩效目标申报。我县要求县直单位和乡镇在编制年初预算同时申报专项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未按规定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的,不予进入预算编审流程;无绩效或低绩效的项目,不予列入预算或调减预算。对所有绩效管理项目全面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绩效目标以文件形式批复到单位。2021年,我县124个县直预算单位及乡镇,基本做到了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一同上报、一同审核、一同批复,实现了绩效目标部门全覆盖和财政预算资金全覆盖。同时将绩效目标随同预算一并在政府网站公开。

(二)推进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

对照《沅陵县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办法》,积极组织124个部门预算单位将所有年初预算的财政资金执行情况进行运行跟踪监控。对2021年的项目执行情况、绩效目标实施程度、资金支出制度和使用情况、项目绩效与预期目标偏差情况进行了预算单位自行监控和财政部门重点监控,此项工作的开展对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防止挤占、截留、挪用、损失和浪费,保证项目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三)组织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由绩效股牵头各股室配合对全县124个县直预算单位及乡镇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支出绩效自评,并写了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自评报告和专项资金评价报告,实现了绩效评价全覆盖,强化了部门绩效评价主体功能。我县将各单位(除涉密单位外)的自评结果在沅陵政府网站进行了公开。遵照省厅意见,我县财政局和审计局已达成共识,召开了联动联系会,已初步建立了财审联动机制。今年重点评价选择从安全防护工程、购买服务、惠民保险等四个方面进行,特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对我县重点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另外,根据省财政厅的安排部署,对县本级2018年至2020年政府专项债券进行重点评价,评价金额为8.57亿元。绩效评价采取检查、调查、收集与现场调研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行政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的建议和意见,扎实有效正在开展这项工作。

(四)落实绩效评价成果应用

为提升评价影响,提高评价质量,多途径推进结果应用,我们建立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挂钩,作为新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绩效优的项目,财政予以优先支持,对绩效差、整改不到位的预算项目给予调减直至取消。根据今年的评价结果,已提交人大建意拟减项目资金240万元。促进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强、 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等特点,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一)全面实施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事前评估有待进一步加强。把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对新增项目、重大项目全部实施事前绩效评估,坚持抓好源头把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虽然我县绩效自评工作已经全面开展,但重大政策、重点项目评价的数量和资金数额占县级项目总量和财政支出比重还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大和提高。

(三)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行业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目前虽然中央已经发布共性指标,但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由于设置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需要。

(四)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方面难执行,需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和建议

(一)在重大政策出台和项目立项前,结合预算评审、政策决策和立项审批等工作,运用科学、合理的论证方法,对新增预算需求的必要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投入经济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的评估。事前评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及时完成评估工作,做到“随申报、随评估、随入库”。

(二)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对于运转保障类项目较多的单位,实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加强整体支出评价。在项目绩效评价方面,逐步增加重大政策、重点项目评价数量和项目支出数额占比。

(三)加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一是汇 总梳理以前年度制定的指标,将符合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行业管理特点的个性指标汇编成库;二是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先进省市制定出台的指标,进一步充实完善个性指标库;三是建立指标更新机制,将以后年度新制定的指标及时纳入指标库,做到随时更新、完善。

(四)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将绩效结果向社会逐步公布,进一步增强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将一些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项目取消, 对执行不力的单位的预算要进行相应削减,切实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