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19-08-02 16:03
上半年,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部分经济指标增长未达预期目标。
一、 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态势
(一) 总体经济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亿元,同比增长5.9%,比全市快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38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31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52亿元,同比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3:55.6:33.1。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了3.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了3.1和0.2个百分点。
上半年,第一产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9%,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1.1%,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32%,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平稳。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7.77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62亿元,同比增长3.8%。上半年全县油菜长势较好,油菜播种面积23.86万亩,同比增长3.7%,油菜籽产量19162吨,同比增长2.3%;茶园面积达到14.7万亩,茶业产量达到4170吨。上半年,生猪出栏13.03万头,同比下降9.2%;生猪存栏16.17万头,同比下降10.3%;出栏牛0.99万头,同比增长2.4%;出栏羊6.23万只,同比下降2.3%;牛、羊分别存栏6.34万头、13.78万头;家禽出笼133.69万羽,同比增长1.4%;水产品总产量15968吨,同比增长7.1%。
(三)规模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全市快1.3个百分点。全县重点规模工业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我县水电企业发电形势很好,全县5家规模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在全国用电量增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生产,累计完成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6.9%,总发电量达到56亿度,同比增加近17亿度。辰州矿业前6个月完成产值过70亿元,同比增长23.1%;生产黄金超23.5吨,同比增长23.8%。奇力新和向华电子两家重点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上半年完成产值超1.5亿元,生产增速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二季度以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骤然加大,四月份累计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通过深挖潜力、新进项目,下行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比4月、5月分别提高12.2、4.1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1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以上投资同比增长2.69%;5000万以下投资同比增长27.29%;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31%。市重点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17.5亿元,目前开工15个。
(五)财政收入下滑。上半年,全县实现公共财政收入6.78亿元,同比下降11.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5亿元,税占比达到64.73%,税占比比去年同期下降7.37个百分点。
(六)消费市场焕发生机。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商业企业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兑现了2018年度县内贸流通企业培育扶持奖励,并坚持每月一调度。同时,通过举办传统龙船赛及碣滩茶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来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在多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我县商业市场焕发生机。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7亿元,同比增长9.8%,较一季度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1.11亿元,同比增长13.9%;零售业24.93亿元,同比增长9.2%;住宿业0.43亿元,同比增长6.5%;餐饮业为5.3亿元,同比增长12%。
(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26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16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上半年,受外部复杂的宏观经济及自身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县经济下行压力一直较大,部分主要指标增长不及预期,比一季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除了规模工业增加值和两项居民收入,其他几项指标增速与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除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地方财政收入税占比,其他几项指标的增速比一季度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二)基础指标支撑乏力。从支撑GDP的基础指标来看,多数未达到预期增长目标,其中,影响较大的指标有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7.9%)、财政八项支出(0.5%)、商品房销售面积(-17.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0.9%)、工业用电量(-23.04%,全市排名13)、工业增值税(-0.18%,全市排名第9)。
(三)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我县部分项目建设受融资困难、前期工作滞后等影响,项目开工不足,进度不快。二是目前我县项目库存不足,缺少重大项目,无法支撑我县投资快速增长。三是基数太大。2018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3.72亿元,且绝对值连续2年位居全市第一位,基数越来越大,而项目越来越少,增长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国家、省、市对统计上报的项目入库条件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
(四)财政收支不容乐观。1-6月,公共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分别同比下降11.1%、15.6%;地方财政收入税占比比去年同期下降7.3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速仅同比增长3.85%,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大,形势不容乐观。
(五)“四上”企业新进工作进展缓慢。按照市里最新下发的目标,我县今年应新进“四上”企业20家,截至目前我县仅新进2家批零业企业,完成进度仅为10%。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各相关部门对照增长目标,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分析,查找差距,剖析原因,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二)大力推进工业发展。一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为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从项目建设、搭建合作对接平台等方面发力,引导和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创新等各类资源。二是继续落实好已推出的降成本措施,让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三是加快工业提质升级。四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尽快形成产能。
(三)增强项目投资后劲。一是加强部门配合联动,深挖项目潜力,抓好项目调度,强化项目统计入库工作。二是着力破解制约瓶颈。加快项目前期手续报批工作,加大依法征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供地。三是大力打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来沅投资,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县投资的带动引领作用。
(四)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一是积极主动做好限上商业企业帮扶工作。严格落实限上商业企业县领导联系机制,积极主动解决限上商业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帮扶其逐步做大做强;二是做好年底限上商业大个体的样本更换工作。三是积极引进现代商业企业,积极培育壮大体育、休闲、家政等新兴消费热点,充分利用大型活动吸引外地旅客,激活消费市场;四是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四)强化财税征管工作。按照均衡入库进度要求,严防税收“跑、冒、滴、漏”,应收尽收。大力压减税收征收成本,注重地方财政收入的收入质量。
(五)积极做好“四上”企业申报。相关部门对照任务数做好各自行业内企业的清查摸底,积极做好“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培育和申报一批优质企业进入“四上”企业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