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13-03-25 16:54
沅陵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沅陵县统计局
2013年3月25日
2012年,面对国际国内积复杂多变的经济宏观环境和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工作部署,按照“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旅游富县”的总体思路,科学研判,积极应对,实现了县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 综合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5.26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31.01亿元,增长13.6%。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195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沅陵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7.3%,上升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1.9%,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的11:66.5:22.5调整为10.8:67.3:21.9。
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占全市财政总收入份额为12.3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46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6.47%;实现一般预算收入6.77亿元,比上年增长43.95%,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份额为9.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6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04%。全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0.55亿元,同比增加3.43亿元,同比增长20.04%。
201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303人,其中失业再就业人员再就业2219人,就业困难援助对象再就业728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目前在岗人员9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8998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二、 农业
2012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5.08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为13.17亿元,同比增长1.6%;林业产值为3.71亿元,同比增长13.1%;牧业产值为6.74亿元,同比增长4.1%;渔业产值为1.4亿元,同比增长1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064亿元,同比增长1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3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71千公顷,同比增长1.67%;油料种植面积16.7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5千公顷,同比下降8.2%;全年粮食产量22.11万吨,比上年增加0.37万吨,同比增产1.7%。其中,夏粮产量0.1667万吨,同比增产31.67%;油料产量2.09万吨,同比减产11.06%。茶叶产量774吨,同比增产6.03%。全年肉类总产量2.92万吨,同比增长3.91%。其中,猪肉产量2.18万吨,同比增长3.32%;牛肉产量1064吨,同比增长4.93%;羊肉产量1002吨,同比增长4.59%;禽肉产量0.53万吨,同比增长5.52%。年末生猪存栏23.4万头,同比增加2.72%;牛存栏9.28万头,同比增长5.51%;山羊存栏8.56万只,同比增长4.21%;家禽存笼127.88万羽,同比增长5.1%。禽蛋产量1074吨,同比增加6.55%。全年水产品产量11750吨,同比增长14.97%,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9749吨,同比增长12.76%。
全年新造茶叶0.77万亩、品改0.16万亩;新造油茶0.7万亩、抚育改造0.7万亩;完成工业原料林3.52万亩,补植补造1.0万亩;全县水产网箱养鱼达到4.68万口;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场6个;新增优质肉牛养殖标准化小区1个,新增能繁母牛160头;肉鸡蛋鸡养殖场达135家;新建柑桔基地0.08万亩、品改0.108万亩;新增中药材基地0.4万亩;开发黄葛3800亩、桑蚕2600亩。
全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建项目共39处,总投资1.63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投资1.26亿元,主要是20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其中有猪儿洞等4座小Ⅰ型水库,白金田等重点小Ⅱ型水库13座,粟树冲等一般小Ⅱ型水库3座;实施怡溪流域(官庄段)、牧马溪流域(马底驿段)2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官庄和楠木铺“小农水”项目建设;14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
三、 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3%;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0.9亿元,同比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表1:2012年规模工业主要工业品产量
| 单位 | 产量 | 增长(%) |
黄金 | 千克 | 7556 | 22 |
铅金属含量 | 吨 | 40967 | -0.3 |
铁合金 | 吨 | 16605 | 25.8 |
大米 | 吨 | 5893 | -7.2 |
锑品 | 吨 | 10085 | -16.8 |
锌 | 吨 | 22946 | -24.8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7.64 | -25.4 |
机制纸 | 吨 | 7005 | 2.4 |
水泥 | 万吨 | 9.2 | 8.8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875446 | 59.5 |
仲钨酸铵 | 吨 | 1840.6 | 15.6 |
全年资质内建筑业实现产值9.9亿元,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四、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城镇投资42.3亿元,同比增长33.86%;非农户投资1.77亿元,同比增加101.14%;房地产开发投资10.6亿元,同比增长35.9%。按行业分,农业投资2.4亿元,工业投资22.93亿元,城建及其它投资18.7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0.6亿元。
五、 国内外贸易
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32亿元,同比增长1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亿元,同比增长1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47亿元,同比增长10.7%;零售业零售额25.09亿元,同比增长14.7%;住宿业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44.9%;餐饮业零售额3.96亿元,同比增长17%。
全年全县共签约项目16个,合同(协议)引进县外资金96.82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县外境内资金14.3亿元,同比增长1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家,实际利用外资约915万美元。全县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转口)企业5家,正在申报直接进出口企业1家,完成外贸转出口任务600万美元,外派劳务145人。
六、 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2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3.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全年货运周转量为38468.6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0.25%,客运周转量83854.7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6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92.2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0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00万元,同比下降6.3%;电信业务总量12592.24万元,同比增长1.2%。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6089户;移动电话用户235875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38257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2863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19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总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12.6%。
七、 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2.63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居民储蓄余额65.91亿元,同比增长23.5%;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85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87亿元,同比下降21.9%;中长期贷款余额16.96亿元,同比增长34.1%。
全年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7866万元,比上年下降9.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554万元,同比增长11.7%。
八、 教育和科技
2012年末全县拥有高中5所(含职中1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1所,小学13所(中心小学)。全县各级学校在校学生57685人,其中高中学生8639人,初中学生15205人,小学学生33841人。全县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006%、0.6%。社会力量办学(含幼儿园)116所,其中民办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701人;民办小学、初中、补习学校3所,在校人数669人;民办培训机构5所,在校人数4291人;民办幼儿园105所,在园幼儿9517人。
2012年全县学校项目建设资金合计投入3325万元,校安工程投入省资金510万元、合格学校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中央省资金448万元和县资金652万元)、初中工程中央资金385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央资金560万元、食堂建设中央专项资金770万元。
2012年全县普通高中参加考试人数1854名,重本院校录取155人(包括专业),二本录取337人,合计481人,本科上线人数、高考上线率创历史新高。深入大学校园公开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32人,补充到高中和职业中专学校。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46人,省级特岗教师61人,免费师范院校毕业生11人,补充到农村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全年合计新进教师150名。
2012年全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463万元,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经费支持65万元;筛选下达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先后将10个项目纳入科技项目库。全年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5个,引进新品种28个,推广新技术15项。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全年新建农家书屋138家,全面实现了全县498个村(居)都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县电影公司组织了16支放映队在全县400余个行政村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520场次,观众人数达50万人次;县图书馆开展多项活动,为群众免费赠书3500册;县艺术团精心编排了4台群众喜闻乐见的剧(节)目下到乡镇演出80场次。县文广新局牵头,为乡镇培育文化大户(单位)23个。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2100户,其中,农村26380户,数字电视25720户。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5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5个,47个卫生院,农村(区)医院2个,公共卫生管理所23个,村卫生室465个。全县执业医师654人,执业助理医师483人,注册护士831人。全县共有病床位2624张。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1255例,报告死亡2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90.15/10万,死亡率0.34/10万。
十、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65.86万人,常住人口为58.65万人,其中,城镇18.95万人,农村39.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率为6.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71元,同比增长17.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5.3元,同比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3571.25元,同比增长40.9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26.22元,同比增长14.16%。
2012年,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0.07万人次,同比增长7.1%,发放最低城市生活保障资金5019万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发放最低农村生活保障资金3000万元,同比增长5.3%。
2012年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73851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登记人数为19800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398人,比上年增加1278人,企业离退休参保人员8878人,比上年增加1398人,机关养老保险人数14114人,比上年增加97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155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4016人,增加5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26681人,与上年持平。全县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3380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46.9万人,参合率达到95%,全年新农合基金筹集总额为13608.97万元。
十一、 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2年全县大力实施“蓝天、青山、绿水”工程,推进造林绿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森林覆盖率达到76.19%。成功申报了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第一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借母溪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成竣工,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到2万吨。全年COD和氨氮排放量得到有效地控制,污染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85万亩,补造1万亩。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占全部造林面积的45.4%,封山育林0.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40万株。
2012年全县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起,同比持平;死亡6人,同比减少5人,下降45%;亿元沅陵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人,同比下降55.5%。其中,道路交通事故8起,同比增加1起,上升14%;死亡6人,同比减少4人,下降40%。消防火灾事故8起,同比持平,无人员伤亡。其他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节能降耗数据以省统计局公布数为准,本次公报不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