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卫生健康局2025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07 09:50

    (一)围绕“一个中心”。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搞好卫生健康优质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两项改革”。一是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医院、医生、中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政策,推进药品耗材采购方式改革,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健全巡回医疗制度,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二是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探索中医医防融合服务模式,构建中医预防、治疗、管理一体化,加强基层中医药外治推广,搞好中药代煎服务,创新中医药文化宣传途径,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加强“三个建设”。一是加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南院建设、县第三人民医院(麻溪铺镇中心卫生院)综合住院楼建设、五强溪镇中卫生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3个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县公办托育服务中心建设、县乡镇卫生院病房改造、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提标扩容改造3个项目立项实施。二是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搞好以县第二人民医院牵头,周边乡镇卫生院参与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力争到2025年底,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支持医共体建设的组织管理、投入保障、人事编制、薪酬待遇、医保支付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三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县级医疗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引进“高、精、尖”卫生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医师,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本科生培养和基层医疗机构本土化专科医学生培养,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训。

(四)力争“四个”突破。一是力争医院债务风险化解有突破。实行“一院一策”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将化债任务目标融入预算管理,加强人力资源、供应链等方面管理,严禁医疗机构私自进人,做好富余人员分流,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经济效益,逐步缓解债务问题,力争2025年医疗机构整体负债率降低5%以上。二是力争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有突破。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至南院后,逐步将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搬迁至县人民医院;根据县妇幼保健院临床业务紧缩现状,将县保院产科、儿科临床业务与县人民医院科室合并,成立沅陵县妇女儿童医院,由县人民医院托管;县精神病医院规模和诊疗能力已难满足实际需求,做好整体搬迁项目规划;将服务能力低下的建制乡镇卫生院分院逐步撤销,设置成卫生院的医疗点;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为群众提供多元化医疗服务。三是力争“空白村”村医招录有突破。面对87个村卫生室人员“空白村”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村医进入机制,加快村医招录,专项招聘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注册为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服务;加快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乡聘村用”用人机制,解决村医不足问题;探索与相关医学院校开展协作,按照“村来村去”的原则,开展本土村医培养工作。四是力争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有突破。积极响应互联网+卫生健康新模式,做到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运行;加强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积极搭建“一码一网一平台”智慧医疗应用场景,推行健康“一码通”,不断优化就医流程设计,做到便民惠民。

(五)提升“五个”能力。一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高标准建好五强溪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陆续将条件相对成熟的麻溪铺镇中心卫生院、七甲坪镇中心卫生院、官庄镇中心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二是提升重点专科建设能力。加强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血液肿瘤科专科能力建设和县中医医院中医急诊科、中医妇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即“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三是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在全县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部署配置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实现医疗机构传染病源头数据实时共享、动态更新、响应及时,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密切关注流感等疫情形势,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艾滋病、结核病、丙肝、手足口、麻疹等传染病防控。四是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能力。聚焦优生优育,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聚焦婴幼儿照护,完善托幼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医养融合,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保障。五是提升基本公卫服务能力。进一步狠抓基础工作,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推进县乡村一体化考核,开展技术培训,将国家规范三版技术标准进一步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