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财政局2025年工作计划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06 14:55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着力稳住县域经济大盘,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兜牢“三保”底线,落实化债举措,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着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效,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据上述要求,提出2025年财政工作计划:

一、2025年主要财政工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9.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5.01亿元,同比增长4.1%,上级补助收入预计32.46亿元、上年结余预计1.73亿元、调入资金0.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9.3亿元,比上年预算数51.24亿元减少1.94亿元,下降3.78%;其中基本支出16.03亿元,比上年预算数16.09亿元减少0.06亿元、下降0.37%,项目支出32.76亿元(含共同财政事权和上级专项支出19亿元,县本级项目支出13.7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34.27亿元减少1.51亿元、下降4.4%,上解支出0.51亿元比上年预算数0.87亿元减少0.36亿元、下降41.38%。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8.59亿元,比上年预算数13.27亿元减少4.68亿元,下降35.27%,主要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支出安排8.59亿元,比上年预算数13.27亿元减少4.68亿元,下降35.27%,主要是隐性债务还本支出考虑置换因素比上年预算数少安排。当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8.37亿元,比上年预算数7.63亿元增加0.74亿元,增长9.7%,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4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3亿元。基金支出拟安排7.8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7.14亿元增加0.72亿元,增长10.08%,主要是机关养老保险5.42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3亿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0.51亿元,年末累计结余6.45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07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7076万元减少5000万元,下降70.66%;支出安排207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7076万元减少5000万元,下降70.66%。收支减少主要是根据国有企业经营状况预计利润收入下降。当年收支平衡。

(五)“三保”资金总体预算。按实际执行的范围和标准测算“三保”支出预算安排25.62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2.65亿元、保工资11.95亿元、保运转1.02亿元,财政全力予以保障。

(六)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总体目标。2025年是我县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高峰期,预计财政资金安排6.27亿元偿还债务本息。

(七)产业开发区预算安排及政府债务情况。2025年产业开发区预算安排资金2585万元。2025年产业开发区无到期需偿还的政府债务。

二、2025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基数+增长”的固化格局,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编制。强化预算前置审核,落实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应用机制,加大预算评审力度。构建更加科学的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财政供养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健全完善公用经费定员定额标准,加快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健全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加强全县数据资产管理,持续推进数字财政建设。

(二)积极促进财政增收。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项目事前财税贡献评估。密切跟踪上级政策动态,精准把握时间节点,会同相关部门争取上级资金。深入实施产业税源壮大、骨干税源锻造、潜力财源提升、税费治理增效、财源固本强基、财源培育环境优化等“六大工程”,加力盘活闲置低效国有“三资”,培育和挖掘更多财源增长点。

(三)严明预算支出顺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认真梳理本级可统筹使用的各项财力来源,按以下五级优先序安排支出预算:“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必须开展的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前序支出未足额保障的,不得安排后序支出。

(四)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从严从紧编制预算,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力推进支出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库款保障管理,探索建立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实施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坚持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健全财会监督和内控制度体系,切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切实做好优质项目储备工作,提高专项债券项目库的“容量”和“质量”。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健全政府债务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债务“借、用、管、还”的全流程管理,定期对债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审计,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合规。定期评估债务风险状况、项目实施效果和投资回报率。健全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细化项目层面信息披露,及时更新项目进展,确保公众更好参与和监督债务项目。

完成好2025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知重负重、敢为善为,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贡献财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