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为沅陵油茶产业赋能增效显生机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3-09 09:06
近日,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深入官庄镇、七甲坪镇等14个乡镇调研油茶产业发展,部署春季油茶新造工作,要求各乡镇抢抓春季有利时机大力新造,提前做好今冬明春林地保障和其他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末油茶保有面积达20万亩。
在七甲坪镇梨树村广袤的油茶基地上,一片片茶林长势喜人,嫩绿的芽尖都窜上了枝头,树下一群人都忙着垦土、修枝、施肥。“这片油茶基地都进入了盛产期,面积有1200亩,保守估计2023年能产鲜果96万斤,价值190万元,提供长期工作岗位30余个,采摘期用工需求将惠及群众2000人次。”湖南生泰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道。
我县有着悠久的油茶栽培历史,是全省油茶产业重点县。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林长制为抓手,把油茶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战略举措抓落实,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全县油茶林总面积11万余亩,其中进入盛产期28519万亩,主要分布在沅陵镇、七甲坪镇、五强溪镇、官庄镇、筲箕湾镇、太常乡和二酉苗族乡等地,年综合产值达1.5亿元。
三级林长齐发力,打造一批油茶特色乡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县级林长专题会议,提出争创全国油茶示范县的工作目标,七甲坪镇“两代表一委员”提出《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案》等建议提案,县级层面先后出台了《沅陵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关于突出发展“两茶一鱼”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决定》《沅陵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各乡(镇)级林长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强化调度,协调林业科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油茶栽培技术和管理技能学习培训,加强油茶修枝整形和油茶高位换冠、油茶栽培管理、生产发展布局、加工等方面业务指导。村级林长协助厘清产权、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办理林地流转手续、引导林农投工投劳参与油茶开发等。成功打造了七甲坪镇、官庄镇、沅陵镇、二酉乡等一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油茶特色小镇。
示范引领大开发,建设一批油茶生产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和专项经费,由县政府统一调度,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集中聚点连片发展优质油茶,重点用于支持油茶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将油茶产业化建设作为林长制真抓实干重点工作之一,层层出台方案,细化措施,落实任务,严格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工作经费,对工作先进乡镇、行业部门及村居进行表彰奖励,有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油茶产业,支持企业、村组、种植大户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引导鼓励农民依法、自愿建立油茶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联户种植、成片开发。目前,基地规模在2000亩以上有湖南生泰茶油有限公司等2家,500亩-1000亩有康欣园等3家,50亩-500亩有12家。2023年-2024年筹备建设基地3处,新造1.5万亩,低改2万亩。
整合资源促发展,培育一批油茶种植经营主体。一是整合人才资源。组织油茶专家、实用技术丰富的土专家、基层技术骨干、村组负责人、经营大户、广大林农开展集中培训,印发油茶产业技术手册,向广大林农宣传油茶种植的优惠政策,油茶种植的良好经济效益,传授油茶低改、栽培和管护技术等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二是整合基地资源。在自愿、合法、有偿和规范的前提下,采取租赁、股份合作、联营开发等多种形式,鼓励油茶基地向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生产企业和大户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依托区域优势,靠山吃山,念活“山字经”,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山外找市场、科技创高效,走一条适合县情实际的油茶产业化发展路径,将现有油茶规模企业3家,油茶种植合作社14个,种植大户20户,培育成油茶产业的省市龙头企业和优秀合作社。
抬高标杆争一流,打造一批油茶产业示范园。引导企业和油茶种植合作社在油茶良种使用、精细栽培管理、精深产品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加工一体化,打造特色知名品牌。招商引入茶陵县企业家入驻沅陵,成立了沅陵县森达苗木有限公司,先后在二酉乡、官庄镇建立综合育苗基地180余亩,其中培育良种油茶嫁接苗木170余亩,每年出圃两年生油茶嫁接合格苗木近300万余株,建设成为集油茶良种培育、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种苗产业示范园。依托七甲坪镇至杜家坪乡沿线独有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进行提升建设,集中连片种植开发油茶2000亩,建设10里油茶产业旅游观光带,建设成为集种植示范、森林康养、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示范园。打造湖南生泰1千吨茶油精炼生产线2条、1万亩油茶种植基地、擦亮“辰州油匠”品牌,建设成为集观光、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