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风采】李玉萍:干群一条心 山村大发展
沅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anling.gov.cn 发布时间:2016-08-31 10:45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有了过硬的班子,才能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有了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建设发展。在火场土家族乡就有这样一支精诚、团结、勤政、和谐的“两委”班子——鹿鸣溪村党支部,在村支书李玉萍的带领下,鹿鸣溪村的发展迈开了新步伐,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鹿鸣溪村与张家界山水相连, 14个村民小组,960多土家人,绝大部分都散居在半山腰上,当地土家人都说:山坡陡来山坡长,上也难来下也难。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里也有了不少的发展,但是,相对而言,鹿鸣溪村仍然处于贫困落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村,面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一班人没有坐等靠要,更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带领村民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干好几件事情。
村“两委”领导坚持每月到村部定期集中坐班,做到民需我做、民难我解、民求我应。在这个基础上,他们针对村民居住分散远离村部的实际,把堂屋里屋檐下、公路边以及田头地角当作了问民计与需,解民难与忧的“移动办公室”,架起了一座亲民爱民为民的“高速立交桥”。农民们说,原来到村里办事就像 “脚踩路边草,三天两头碰不到”;而今村支部的人与农民就象糯米粉掺水,揉成了一坨。
要想富,先修路。多年来,行路难是鹿鸣溪村的老大难,村民怨声不断,“修路,修路,一定要把村里的路修好。”李玉萍不断告诫自己。于是,她三番五次找乡政府协调资金,找村委会东拼西凑,又她走街串户收集自筹资金。如今,鹿鸣溪村14个组实现通达,让“热天洪水凶又多,鹿鸣溪人溪难过;冬天溪水冷钻骨,想过溪水怕湿足”的状况成为鹿鸣溪人的一席笑谈。
路通了,电也要跟上,以前电网在没有改造之前,由于电费负担重,农民用不起,电网形同虚设,鹿鸣溪人都说,只因电价太昂贵,有名无实难受益。李玉萍带领村支两委积极想办法,而今,经过电网低改后,电价与城里“同网同价“,鹿鸣溪人深有感触地说:电价降一倍,农民得实惠,竖起大拇指,支部了不起。
村党支部书记李玉萍常常对村“两委“的班子成员说,虽然我们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起码要做到,年年要迈出一个新步伐,年年要有一个新变化。
组组通了水电路,生产生活迈新步。在李玉萍的带领下,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全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2000多亩;果子狸特种养殖,原生态本地羊养殖也如雨后春笋,茁状成长;境内公路沿线两边农民住宅,进行了民族特色美观实用改造,面貌焕然一新;还聘请保洁员保洁,长年保持公路沿线干干净净。
李玉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既然是村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做事。”这一路走来,李玉萍经历过彷徨,经历过艰辛,但无论村民谁家有大事小情,她都当成自己的事去办,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爱民、助民的新篇章。我们相信,有了李玉萍这样的带头人,鹿鸣溪村会走出一条勤劳致富、开拓进取的康庄大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谱写下新的篇章。